史话》南方统一北方──得中原者得天下(三)
2001年,内蒙古军区骑兵第一营的骑兵在练兵。(新华社)
最后,汪精卫掌控的武汉国民政府也和共产党决裂,迁都到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二为一,这就是宁汉合流。与此同时,被排挤出革命队伍的共产党在南昌发动起义,组建了自己的军队,开始了国共对抗的道路。
宁汉合流后,蒋介石继续担任北伐军的总司令,革命军继续北上,占领了河南。这个时候,西北的冯玉祥宣布加入革命军,山西的阎锡山也宣布加入革命军,两人都接受蒋介石的指挥。蒋介石在徐州誓师,北伐军发起全线总攻,紧接着占领了山东。这个时候的北伐军已经对北京形成了合围之势。张作霖一看情况不妙,仓皇退出北京,想回到东北老家,结果在到达沈阳附近的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给炸死了。北伐军顺利地进入了北京。半年后,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在东北通电易帜,宣布效忠南京中央政府,北伐至此大获成功。
说完两次北伐之后,我们再来说一说为什么在中国的历史上,大多数时候都是北方统一南方,只有这两次是南方统一北方。
先说地理上的因素。如果理解我讲的各个地理单元的特点你就会明白,在中国历史上,北方是以中原为核心,南方是以江南为大本营。如果发生南北战争,北方占有绝对的地理优势。我们知道,南北双方的争夺焦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襄阳,一个是江淮。中原地处平原,在这两点之间奔走来往很便捷,距离近,都是平原,北方又多以骑兵为主,历来打仗,都不是只攻一点,声东击西是常用的方法。而南方呢,要在这两点之间互相支应就困难得多,从江南到江淮还好说,有运河相连,运兵运粮都容易,但从南京到襄阳就非常不便了,先逆长江而上,再逆汉水而上,行船困难不说,路途又远。两边一旦打起来,北方可以声东击西,南方就疲于奔命,时间一长,南方消耗不起,只能以失败告终。所以中国历史上「王师北定中原日」的例子很少看到。
但也有例外,那就是这两次北伐。两次北伐都发生在宋朝以后,这个不是偶然的现象,正是宋朝以后,南方不仅在经济上超过了北方,最关键的是江南已经成为中国的文化中心。打仗不光是靠经济、军事这些硬实力,还要靠文化这一软实力。宋朝以后,在中国人的心中,江南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江南政权自然就代表着正统。
这是文化因素,还有一个是军事因素。历来北方都是以骑兵制胜,但是在元朝的时候,蒙古人把马场开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南方也产马,也有了骑兵,北方在兵种上就不再具备优势了,这是第一次北伐。第二次北伐,已经到了热兵器时代,双方在兵种上也是旗鼓相当。
所以两次北伐之时,虽然北方仍具有地理上的优势,但在文化和经济上已经落后于南方,北伐才有成功的可能。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从宋朝以后,一直到第二次北伐,南北双方各胜了两次:北方是蒙古人和满族人各入主中原一次,南方是朱元璋北伐成功一次,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一次。如果把后来的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也算在内的话,也是南北各胜一次。所以说,在宋朝以前,北方占尽地理、文化、经济方面的优势,南方不是对手;但在宋朝以后,南北双已经不分伯仲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