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七十七军叛变 碾庄被覆没──徐蚌会战经过(二)
刘伯承向南逃逸,陈毅向西窜犯,在睢县以北铁佛寺童王店附近,将我第六绥靖区副司令区寿年所属之整编第七十二、七十五师及新编廿一旅予以包围,我即以第五军及整编第八十三师经兰封而杞县,兼程驰援,苦于刘伯承匪部极力阻扰,进展迟缓,不得已乃将原拟用于解围兖州之黄百韬部,临时西调,与邱兵团合力夹击陈刘匪部,黄兵团于七月二日赶抵睢县以北帝邱店附近后,也被匪转用兵力将其包围,幸经忠勇奋战,予匪重创,兼以我邱清泉兵团于正面攻击受阻后,改由侧背迂回,攻击敌后,匪经力战不支伤亡惨重,乃于七月七日四方奔逃,作鸟兽散,造成一时的豫东之捷,将匪击溃,人心振奋,是役黄百韬厥功甚伟,最高统帅特授以青天白日勋章,以酬其功。
这是我一到徐州就四处救火,失其自主的情形。
民国卅七年的秋天,东北失利,华北紧张,津浦线上济南与兖州两个孤立的据点随亦被陷,后方人心浮动。当时我的对手有两个──陈匪毅与刘匪伯承。陈匪有十六个纵队,约四十万人,刘匪有七个纵队约廿万人,可能集中的民兵还未计算在内,而我所指挥的第二兵团邱清泉,第七兵团黄百韬,第十三兵团李弥,第十六兵团孙元良,总兵力最多不过是廿五万人,新兵又多,装备不全,有的军还没有整补完成,可见剿匪后期,我军实力已大见削弱。徐州是南京的门户,倘徐州有失,南京震动,但徐州为四战之地,难守而易攻。豫东皖北,又为历代决战的古战场。为求争取主动力,遵命放弃郑汴,集中兵力于徐州附近,作必要的准备,并要求华中方面派一有力兵团牵制刘匪伯承。因陈毅刘伯承将合攻徐州,图一战获胜,直下江南,乃极明显的企图,而我方则有两个对策,撤至淮河之线取攻势防御,或增加兵力与匪于徐州附近决一生死。惟参谋本部对攻守之计迟未确定,我请求将黄百韬兵团集结于运河西岸,又未蒙核准。至民国卅七年十一月四日,顾总长率国防部第三厅厅长郭汝瑰到徐州,研究作战方略,五日晨召集军事会议,国防部拟撤守淮河,但各兵团司令官以为时机已晚,敌前撤退,最为不利,不如决一死战。乃决定「备战退守」,即一面先集结兵力,准备应战,一面撤退物资,并将原定由海上撤退之海州第四十四军,改向徐州陆路撤退。
徐州剿匪总司令部令黄百韬兵团,以一部策应海州的第四十四军,主力于十一月六日撤退。黄兵团在运河以东,因等候第四十四军,迟至十一月八日才开始撤退。惜为时已晚,守备运河的第五十九军、第七十七军适于此时叛变,使运河与不老河全行开放,匪遂由黄河侧背直下运河,最后演成碾庄被覆没的悲惨结局。当十一月九日,黄兵团且战且退,而陆续渡过运河,本拟于十日继续西退,又奉国防部令固守碾庄待援。我当时想将徐州以西的邱兵团,不待集结完毕,乘匪陆续渡河攻击黄兵团时,为争取时间,逐次转用于徐州以东,会同李弥兵团于十二日发起攻势,以救黄百韬兵团。但十日夜,奉命来协助我指挥的副总司令杜聿明到徐州,不同意此议,主张先行集中完毕,再行开始攻击。并谓黄兵团如能固守七日,即可获胜。等到情势不对,再决定行动时,匪军主力业已完全到达,所以自十四日以后的攻击,即未获解救之时效。(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