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真实的玄奘取经之路(黄瑞彬)

敦煌石窟的玄奘取经图

台湾人在春节期间会到寺庙祈福,希望来年心想事成,此外,佛教在华人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而华人圈所熟悉的佛教故事,除了达摩东来之外,更有玄奘西天取经一事,东来西往自有其因缘。

去年的12月30日是农历12月8日,也就是腊八节,这天除了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也是释迦牟尼成道之日,故也称法宝节。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随着时代的进展,佛教也传到了中国,这些佛经经过翻译后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最受大众欢迎的心经版本,是由唐代三藏法师玄奘所翻译,也使我兴起观赏2016电影《大唐玄奘》的念头。

国人所熟知的玄奘形象是四大奇书之一的《西游记》所塑造的,主角唐僧与他的弟子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等人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精彩过程,诸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计脱女儿国等桥段更是屡屡被改编成戏曲,现代电影也多有以《西游记》为题材者。

然而,在这些故事中,主角唐僧常被形容为一位温文儒雅、求道心切,却没有危机意识,时常身陷险境之人,总是需要徒弟搭救才得以脱离险境。然而,回归到真实的玄奘法师,取经历程当然没有功夫了得的徒弟相伴,一路上颠沛流离,历经艰难险阻,最终成功抵达印度,这实际的形象却少有人关注。而今终于有一部电影《大唐玄奘》,详实的纪录下玄奘法师前往印度取经的完整经过,正好可以补足大众对真实唐僧的认识。

这部电影着重于如实的取经过程,主角塑造为坚毅、挺拔、无畏、诚信且朴实无华的一位僧人。此外,角色外观仍高度还原历史,若对照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玄奘画像,虽服装不似画中华丽,背后经箧却令我印象深刻,不仅形状极为相似,头顶上悬挂的小灯更增添生动活泼,真实的满足了观众对真实玄奘的形象。

从摄影与取景角度来看,所到之处皆宏伟壮观,美不胜收,有大河、高山、沙漠,一个人踽踽独行于其中,更显得人类的渺小,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这些景观得以使观众观想玄奘取经之艰难,与大地万物的不可撼动。我们在镜头外融入其取经之路,参与了玄奘所遭遇到的人、事、物,更显得缘分的奇妙。整部电影故事叙述不离玄奘取经主线,并仔细描述碰到的不同事件,高度还原史实。

我想这部电影,即使不是一个佛教徒,也一定会有所感触的,因为玄奘不仅止于取经,更在途中度化了许多众生,对于佛法之理有所弘扬。佛教常讲应机说法,菩萨能对不同根器的众生,用相对应的方式开示。例如法师对守关将领说「同是一座烽燧,你看它如监牢,贫僧饥渴走了300多里,到这儿有饭吃有水喝,倒把它看作是救命之地。」常言道:人间是道场,监牢又何尝不是?一切诸行无常的法门,在这位将领之中种下一个解脱的种子,这也是玄奘法师一路所累积的功德。

玄奘本有机会留在高昌国接受全国供养,获得无上的地位,也能留在天竺,成为一代宗师与传奇。但他依旧坚持返回,他说:「来就是为了回去。」玄奘法师对于正法的追求,与中土佛法的护持之心,非常值得我们敬佩。

玄奘法师路上遇到的一切众生,有帮助他的,有使他陷入困境的,但这些都是过程,他们有的是示菩萨低眉相,有的示金刚怒目相,如果我们将其看作得道过程中的修行之路,则能以更慈悲的心来看这些经历。比照佛陀成道的过程,他遍访名师,经历了无数苦行与折磨,也在成道前遭受到魔鬼的诱惑,但他坚持不升起贪嗔痴等念头,最终证悟佛果,不也是类似的过程吗?

就在玄奘返回长安时,他回望着自己的起点,17年前他怀着一颗追求佛法的初心离开了长安,踏上的西行之旅,途中经过无数危难,甚至威胁到生命,都动摇不了他前往印度的坚定意志,当他终于取得经书,返回故乡时,内心中的澎湃可想而知,一时之间他无法自己,双手紧握念珠,双眼落下了眼泪,这些眼泪,是为他自己而流,是为了17年艰辛旅程而流,是为了中土百姓离苦得乐的宏愿而流,更是为了佛法广传与流通而流,这就是回到初心的激动,但他很快就收起了波动的心,因为他知道这只是另一个旅程的开始,随即而来的译经与传法,正是他多年以来的夙愿。这一幕也令我相当难忘,留下深刻的印象。

个人观赏后有不少感触:

其一,回归玄奘原貌。小说中的唐僧与电影中的玄奘,观众可对于两者互相参照与比较,当然本片自然有美化之处,却得以使我们理解一个伟大人物展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毅力,也回归历史上唐僧的真实面貌。玄奘法师至今仍对两岸民众影响深远,这部电影对其生平是很好的推广方式。

其二,推广佛教。虽说本片对于佛教义理本身着墨不深,但却刻画了一个虔诚信仰者,对佛法的无谓追求,只为了将印度的经文带回中原。本片也从主角取经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教义的说明,例如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漏是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等,或许对佛教不熟悉的观众们可借由此片而引发兴趣,此是其一。另外,身为出家人或佛教教学讲师等人,也能以此片作为素材,增加一种宣说教理的方式与工具,虽说佛教强调「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但佛所说法却是如同众生到彼岸的工具,如筏喻,不同的人们适合用不同的开启悟性的方式,以电影结缘亦是一种方式。

我相信这部电影,使得在大众的世界之中,唐僧不只在《大话西游》或《西游降魔篇》等电影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能使大众记得玄奘在中国佛教史中的重要地位。在佛教的观点当中,2500年后佛陀法轮面临停止的危机,但由于玄奘法师的努力,众多的经典得以中文的形式流传在华人世界中,玄奘法师在电影中说:「一个人影子无法铺满大地,但有些声音可以传得很远。」他所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现行版本中最通行的,心经不仅助他跨越险恶沙漠,他所带领的翻译团队亦忠实的表达出佛典中重要的精神,确实写下了佛教在中国的重要一页,十余年的求法,却影响了中国佛教千余年的传播,足见其其影响力。

其三,若以在家人的观点来看,玄奘的经验使我们勇于踏出舒适圈,追求自己的理想,或世间的真理,不管你是一位科学家、教师、文学家、宗教家,透过不同的体验与旅行,这些冒险的经验都会化为未来的养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开花结果也犹未可知。在努力的过程中,也千万别忘记保持一颗慈悲的心,善待并帮助身边的贵人,他们都是我们找寻自己,追求理想中最好的伙伴。

看完这部电影后,使我们对真实的玄奘法师有更形象化的了解,这位影响中国佛教千年的人物,的确值得我们献上敬意,或许此时已有观众兴起重游玄奘西行之路的念头,这倒也令人期待。佛陀入灭到现在已经过了2500年,至今依旧有许多人至尼泊尔与印度朝圣佛陀出生、成道、说法与涅槃处,自玄奘法师圆寂至今也1000多年,也确有团体重游了这些地方,相信这将会是一个沁人心脾的旅行。若没有时间走这一趟长远的西域之旅,民众也可以去玄奘大学校史室,以及日月潭玄奘寺,两处皆有玄奘法师舍利,也不失为致敬玄奘法师的好方式!

如今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折腾全球几近3年,在台湾造成了染疫超过900万的情形,但现已渐趋流感话,在可掌握的情势。台湾人民在面对疫情挑战时,若能本着如玄奘的求道之心,以智慧来体恤防疫人员的辛劳,甚至应对疫情的不完美,并以慈悲来关怀因染疫亡者的家属们,将无畏的精神用来支持科研人员,已发展出面对不同病毒的科技。智慧、慈悲与无畏三者用以求人间平和,并不异于玄奘西行取经之道,鉴往知来,我们依旧获益良多。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