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回归而不是冒进 任天堂Labo重拾游戏乐趣的本质
任天堂在1月18日早上公布的新产品“Nintendo Labo”当然算不上什么核弹,既没跟享誉全球的大IP合作,看上去也一点都不高大上,甚至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low、廉价,几个纸壳子加上小游戏卖出3A级别的价格,跑到新闻评论里抱怨任天堂想钱想疯了的玩家无论国内国外都不在少数。
NS折纸互动玩具Nintendo Labo宣传视频(来源:本站)
但另一方面,更多的人却为这个点子欢呼雀跃,最新的科技与最原始的游戏乐趣在这一刻终于结合在了一起,没有你死我活的PK、没有无穷无尽的排行榜,只有让你用鱼竿来体验的钓鱼游戏,用钢琴来演奏的弹琴游戏,用两支握把来操作的摩托赛车,结构简单至极,所传达的乐趣却无比直接。更妙的是这些周边不是厂商做好模型直接送到玩家手上,而是一块一块从零开始拼接起来的,这个过程本身也是Labo的乐趣之一。
目前发布的两个版本之一VARIETY KIT,包含五种游戏,共28张纸板
另一个ROBOT KIT,共19张纸板
具象化的游戏周边这个思路任天堂在Wii时代就曾经实践过,最简单的如模拟赛车方向盘,Wii鱼竿,复杂一点的还有Wii Fit,Wii Music等体感套件。虽然托Wii市场占有率的福,这些周边中的一些也获得了不错的销量,但始终没法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制造成本,二是极度缺乏自定义功能,虽然从表面上看拓展了Wii手柄的功能有主机玩法,但反过来对玩家的想象力也是一种束缚,不具备继续拓展的可能。
做、玩、发现三位一体
而Labo则像是针对这两个缺点而专门被开发出来的一样。不要只看初期的两种套件一个6980日元一个7980日元价格不菲,那是游戏本身以及卡带的价格,瓦楞纸板单独购买的价格并不贵,而且据外媒报道任天堂准备在后期提供单独的替换部件以及图纸下载,如果这一消息属实,那玩家完全可以不受原有设计的束缚,自行开发喜欢的造型和甚至功能,只要和游戏本身的玩法不冲突就没有任何问题。
鼓励玩家去发现甚至改造内部结构
那么一向在版权方面极为严格的任天堂是否支持玩家这样做呢?从目前来看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首先外部的纸壳跟游戏内容是相互独立的配合关系,只改外壳对游戏本身不构成侵权,再说开发一张图纸本身也需要技巧和精力,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其次从视频的后半段可以看到专门有一个“Discover(发现)”环节,可以看作是官方在鼓励玩家积极探索labo内部的结构和原理,甚至加以改造。
除此之外,与游戏本体同时上线的“装饰包”内含彩色胶带与造型丰富的贴纸,这就是另一个希望玩家充分发挥创造力的证明。也就是说labo的UGC(玩家自制内容)属性从一开始就是得到任天堂支持的,而且从这套玩具的热度来看,真正上市后很有可能会像《超级马力欧制造》那样爆发出一系列脑洞大开的原创设计。
亲子体验活动同步上线
仅就现阶段而言,很多人还是只看到了Labo的儿童玩具属性,比如亲子娱乐功能、锻炼小孩动手能力等等,认为这就是一个5分钟热度的小玩具,和《12Switch》那样的探索性小游戏没什么区别。这的确是labo的重要市场价值之一,亲子互动本来也是游戏市场的刚需。但沿着这样的思路走下去,在Joy-Con手柄的HD震动以及IR摄像头硬件支持下,全新的“精确体感”概念还大有可为。
比如钢琴体现的按键控制功能是不是可以用在其他音乐游戏上?类似踏板的那个机构是不是可以用来模拟赛车驾驶框体?还有那个用橡皮筋实现了体感力回馈的机器人背包,有很多人都和小编一样想到了这东西和“高达”系列游戏联动的场景。除此之外还有星球大战的光剑、上古卷轴里的剑和盾、DOOM里的酷炫枪械等等,再加上制作这种周边的成本比起3D打印可谓九牛一毛,唤醒的却是无数人对于“游戏乐趣”的原始回忆以及动手实现创意的冲动。
40年前就开发过类似的产品
消息一发布很快就有人从名叫Beforemario的博客上翻出了任天堂在大约40多年前制作的纸模玩具,那时候当然没有NS这样的精密仪器跟纸板配合使用,任天堂甚至还没有开始电子产品的研发,但至少证明这家公司对手工本身的趣味性始终有着自己的理解。尽管任天堂Labo刚刚公开,但从本质上既是对体感操作理念的回归,更是对一种原始趣味性的再现。只要有乐趣,究竟是用手柄玩游戏,还是用游戏机玩手柄,这之间的分别真有那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