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孤独症日科普:孤独症社会交往障碍的分级

昨天(2022年4月2日)是第十五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中国残联提出,今年孤独症日要聚焦孤独症服务,构建社会保障机制,促进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我省也将“实现孤独症儿童基本康复服务全覆盖”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今天(4月3日),就让我们跟随江苏省儿童康复研究中心的专家,一起学习一下孤独症社会交往障碍的分级。

孤独症的临床表现一般在三岁之前或者幼儿期出现,倒退的现象通常在1岁至2岁半之间开始发生。由于在轻度社会交往障碍的识别上存在困难,使得有些孩子到学龄期、青少年甚至成年之后才被诊断。

最早在1979年,学者将孤独症社会交往的临床表现分成三个亚型,分别是社交冷漠型、被动互动型、主动但奇特型。

目前临床常用的诊断标准DSM-5《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五版)中将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社会交往障碍分为三个级别:

三级(重度障碍)

表现为存在非常严重的社会交往和语言交流的障碍,也严重干扰日常生活,如完全不能发起社交互动,不能主动喊人,不能主动用言语和非言语的手势交往,无社交性的示意回应,就是通常所说的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需要注意,这类孩子有需求时也会有表达,例如特别想拿喜欢的玩具时会拉着大人的手,但这被认为是没有指向、没有使用已有语言,是一种不恰当的交往方式。

二级(中度障碍)

表现为有明显的社会交往、言语和非言语的交流障碍,同样有明显的功能损害。他们很少发起互动,很少回应,但对感兴趣的话题会有主动的发起,也会有交往的主动性。如果不感兴趣、不太理解或不擅长的话题,就很少回应或者回应非常简单。这类孩子在交往兴趣点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一级(轻度障碍)

表现为不太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在社交场合中,如果有人帮助、带领、引导、给予支持时,日常的简单交流不存在问题,障碍也不太明显。但在有来有回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觉察他人兴趣点、理解他人的关注点等方面缺乏灵活性。如果现场缺乏支持,能觉察到其社会功能受损。

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漆黑夜空中独自闪烁着。因为疾病,他们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与社交技能,甚至会因怪异的举止受到排斥和歧视。实际上,有研究表明,他们只是对外界太敏感,只是需要一份安全感。让我们一起关注他们,温暖他们的世界。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许宸 通讯员/赵得琴 李家雷 编辑/汪泽)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