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百万年前古人类头骨化石高科技相貌复原
世界首例百万年前古人类头骨化石高科技相貌复原。(极目新闻)
世界首例百万年前古人类头骨化石高科技相貌复原。(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26日报导,世界考古界的关注焦点「郧县人头骨化石」,首次以「真面目」进入全球观众视野。
湖北省博物馆26日在武汉正式发布「郧县人头骨化石相貌复原」成果,大名鼎鼎的「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在多学科、多领域、跨专业的科研团队的「巧手装扮」下,第一次有了清晰可见的容颜。
1989年、1990年「郧县人」1号、2号这两具古人类骨头化石先后「重见天日」,震惊中外。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根据化石出土地命名为「郧县人」。根据头骨特征,属于直立人类型,定名为「郧县直立人」,根据古地磁法测定,两具化石距今约100万年。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5月,「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在同一地层被发现。
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指出,「郧县人」考古成果为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演化史。2017年6月,湖北省博物馆联合山西大学、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武汉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组成多学科、多领域、跨专业的强大科研团队,启动「湖北省郧县人头骨化石高精度扫描及相貌复原研究」工作,历时多年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发布会上,「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复原像与复制品同台亮相,对比一看,两具头骨化石「新长」出来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肌肤、毛发栩栩如生,复原像表情深沉,久久对视,一不留神就陷入对「荆楚百万年」的历史沉思中。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冯小波曾参与「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考古发掘工作,此次他作为科研团队代表,说明了两尊复原像的诞生过程。
冯小波回忆,2017年,他与时任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聊天,对方问道,「你研究郧县人那么多年,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啊?」这句话把冯小波问倒了,也是这一问,推动了「湖北省郧县人头骨化石高精度扫描及相貌复原研究」的启动。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冯小波就尝试对两具头骨化石进行扫描,但受限于当时的相关技术不够成熟,无法解开萦绕在冯小波心头的若干谜团。直到几年前更新的科技手段介入,才让此次相貌复原有了实现可能。
冯小波详细解释道,研究团队首先通过高精度工业级扫描器,多次扫描「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科学、精准重建「郧县人」头骨化石模型;然后以颅骨为基础,以人体头面部的解剖学规律为依据,在颅骨模型影像上,借助雕塑、绘画和电脑图像等造型技术手段,塑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肌肤、毛发等细部,重建颅骨的生前面貌。
经研究,一号头骨化石,女性,年龄25-45岁,距今约100万年;二号头骨化石,男性,年龄25-45岁,距今约100万年。
据指出,此前,北京人、陕西蓝田人、四川资阳人、安徽华龙洞人等古人类化石均做过相关的相貌复原工作,但因多数古人类化石保存不完整,缺失大部分颅骨关键部位,导致复原像不完美;而保存完整的北京人的相貌复原,中外学者做的结果又不一致。此次「郧县人」头骨化石相貌复原,集合了古人类学家、刑侦专家、三维复原专家、旧石器时代考古专家,是世界上首次对距今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开展的科学的相貌复原工作,对古人类化石相貌复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冯小波举起「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指着一处凹陷痕迹说,科研团队此次与资深刑侦专家展开合作,没想到刑侦专家一看到头骨,就指出此处凹陷应是钝器击打造成,「这个细节就包含了很多资讯。」
冯小波表示,两具头骨化石中所隐藏的资讯还有很多,接下来科研团队将继续深入研究,解开「郧县人」身上的诸多未解之谜。「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把与郧县人一起发掘的20多种动物化石都复原,这就是郧县人和他们的小伙伴们。」
王先福称,湖北十堰市郧阳区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先后出土了3具头骨化石,一度引发各界好奇,「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多、这么完整的头骨化石?这在全中国、全世界都是极为罕见的。这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研究的课题。」
伴随着「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相貌复原的完成,两具化石的原件也即将在湖北省博物馆北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