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哮喘日│关爱哮喘儿童,守护舒畅呼吸

重视儿童哮喘,为哮喘教育赋能。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2024年5月7日是第26个世界哮喘日,本次哮喘日的主题是“为哮喘教育赋能”,强调了哮喘教育在哮喘管理中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公众对哮喘的认知和重视。近日,频繁登上热搜的“花粉过敏”及“百日咳再现”引发了众多关注。花粉过敏及百日咳等疾病症状与哮喘相似,不易辨别,给哮喘儿童的家长带来了极大困扰。

相关数据

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儿童哮喘的累计患病率和现患率分别高达3.02%和2.32%[1]。然而,我国儿童哮喘的诊治现状并不理想,有约30%的城市儿童哮喘未能得到及时诊断,有20%以上的儿童哮喘未达到良好控制[2],并存在着治疗不足和治疗过度并存的现象[3],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花粉症、百日咳与哮喘的症状,

有何区别?

花粉过敏即“花粉症”,是患者吸入致敏花粉后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其病变主要累及鼻部、气管、支气管、眼部的黏膜系统、呼吸道平滑肌及皮肤,其中最易累积的为鼻部。在鼻部方面,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等为常见的症状,鼻痒可累及眼部、咽喉、耳部等。情况严重的患者会出现颅内充血、听力下降等情况。并且有的患儿无法准确表达自身症状而张口呼吸,长时间张口呼吸可出现面部表情痴呆、上门牙前突、下颌后退。在气管、肺方面,花粉症在初期常可表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4],咳嗽持续时间>4周,常在运动、夜间发作或加重,CVA常为哮喘的先驱症状,花粉症患儿常在咳嗽一段时间后逐渐发展为哮喘。

相较于花粉症,百日咳并不为公众所熟知,百日咳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2~3周潜伏期,分为3个典型感染阶段: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如果不积极干预,病程可持续百日左右。卡他期的症状类似普通感冒,而痉咳期病人会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也被称为“鸡鸣声”,这是百日咳相对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显著特征。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和婴幼儿常无典型痉挛性咳嗽,表现为阵发性屏气发绀,可窒息死亡[5]。

不同于花粉症和百日咳,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和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2]。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主要认为,免疫机制、神经调节机制和遗传机制等多种机制共同参与了气道炎症的启动、慢性炎症持续过程及气道重塑[2]。影响儿童哮喘发生、发展和发作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包括个人过敏史、哮喘家族史、环境污染物、肥胖等。

儿童哮喘危害深远,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不仅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还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若治疗不及时、不规范、长期控制不佳会导致气道结构改变,可能引起胸廓畸形或生长发育迟缓等。基于此,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儿童哮喘管理至关重要。

尽早起始、长期规范,

是治疗儿童哮喘的关键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指出,哮喘是一种长期慢性气道炎症,其治疗应尽早开始,并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哮喘的治疗目标不仅限于尽快控制哮喘急性发作,还应预防和减少反复发作,达到并维持最佳控制状态,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和避免或降低哮喘治疗药物的不良影响[2]。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2023强调,哮喘初始治疗应至少持续3-4个月,以确定达到良好哮喘控制,对于严重和慢性哮喘患者治疗时间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且患者都需要根据哮喘控制现状的变化,持续不断地调整治疗方案[6]。

目前哮喘的治疗药物包括缓解药物、控制药物和附加药物3大类。缓解药物用于快速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症状,常用的有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吸入短效抗胆碱药物等;控制药物通过抗炎作用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需每日用药并长期使用,主要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等;附加药物主要以抗IgE单克隆抗体(奥马珠单抗)为代表的生物制剂、长效抗胆碱能药物,主要应用于难治和重症哮喘[2]。

ICS是儿童哮喘治疗的一线药物,LTRA可作为儿童哮喘控制治疗的备选一线药物[2],其中根据国内外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7,8],ICS可用于<6岁儿童哮喘的全程管理,是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有助于控制其哮喘症状,减少哮喘发作以及改善生命质量和降低哮喘死亡率。目前国内上市的雾化ICS品类众多,以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和丙酸氟替卡松为主。雾化ICS具有雾化输出效能高、起效快、长效抗炎、强效抗炎、全身反应小等优点,需要长期雾化ICS治疗的患儿可考虑家庭雾化治疗,给药方式简便易行。

总结

尽管哮喘目前尚不能根治,但通过患儿和家长的积极配合、规范治疗,绝大部分哮喘儿童可以得到哮喘控制,像正常孩子一样成长和生活。正值世界哮喘日到来之际,我们呼吁大众更加关注、重视这一疾病,共同守护哮喘患儿健康。

参考文献:

[1]刘传合, 洪建国, 尚云晓, 等. 第三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儿科杂志 2013; 51(10): 729-35.

[2]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等.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J]. 中华儿科杂志,2020,58(09):708-717.

[3]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 等.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现状及发展策略(2022)[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3,38(9):647-680.

[4]李静, 孟春明, 胡学莲, 等. 儿童花粉症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 2020, 10(18):4.

[5]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4,51(1):1-3.

[6]GINA 2023.https://ginasthma.org/wp-content/uploads/2023/05/GINA-2023-Full-Report-2023-WMS.pdf.截止日期:2024年5月

[7]杨爱君.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解读. 中国医刊 2018; 53(03): 253-7.

[8]Venkatesan P. 2023 GINA report for asthma. Lancet Respir Med 2023; 11(7): 589.

[9]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

[10]WHO Model List of Essential Medicines for Children – 8th List (2021).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用于推广目的

审批编号:CN-134926 过期日期:2024-11-8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