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阅读灵歌诗集《前往时间的伤口》

图/邓博仁

(时报文化提供)

不再逆光的诗人

灵歌已届从心之年,七十二岁对他来说是「不再逆光的年纪」,虽然他自省不再逆光,那么「身前仅余暗影」。

摄影上,逆光可以凸显轮廓与个性,适合年轻时代。人生风景到了某个阶段,「顺光」(或顺服于光源、顺服于己心)更好,更能表现色彩的情境和意趣。或者采用「侧光」创造立体和空间的戏剧效果。亦可大胆使用「顶光」让自己豁然亮丽,丰美着生存的图像。如果心从容了,过日子就可以有各种角度和形式。如今的灵歌,或许更在意追求心灵的自由,甚至圆熟,以诗映射千变万化的人间。

圆熟,并非意味着青春不再。在诗的国度,年龄与诗龄无法论断谁是「新生代」、「中生代」或「前行代」,不断地内省与追求就能保持年轻,停滞就老了。诗只有好与不好,没有年龄上的老与少。

灵歌后期的诗,意象轻盈,跳接有劲,余韵于空隙间流转,灵动的词语在《前往时间的伤口》这本新诗集中俯拾皆是,信手例举:──「有些口/要别人开了/你才悬河」、「文明有时/戒不了洪荒」、「开始学习风,学习水/令一切无所不从」、「云开释了天/雾收押人间」、「我的天气我蒙太奇/跳格子阴/跳格子晴/划拳」、「一条河勒紧一座城/谁是那呼吸的船」、「那片花海/再移过去一点/就是侵略」……我想,一个诗人对文字有多尊敬,就对自己有多期许。

《前往时间的伤口》涵括四部分:〈辑一,时间的伤口〉、〈辑二,人间恋上〉、〈辑三,探索的困惑〉、〈辑四,风雨行旅〉。犹若四重奏,音响立体环绕着「生活」这样一个大命题──无论岁月、悲与喜、对世界的提问,或跋涉往日和现今的行旅……这些,堆叠成生命中难以负荷的沉重,他仰颈一口喝下自己的重量,诗句在体内化开,晚景遂由寒凉转为暖活。

时间倒叙

愈普世的题材,愈有挑战。过日子、写生活,看似单纯,其实困难重重。写诗往往因为有了生活的历练,才能造就诗风的转变。最明显的除了这本新诗集,也包括前两本:《破碎的完整》和《漂流的透明书》。标志了灵歌创作的全新阶段。

写序,我仍先将读者设定为与作者是初识。所谓「诗人」,「诗」与「人」是分不开的。概略了解他这个「人」,会更容易进入他的「诗」。

倒叙灵歌:──他1951年出生于台北市,求学阶段几乎是半工半读完成。1974年(23岁)开始写诗,第一首诗发表在「秋水诗刊」(1975),但1979年(28岁)他创业开设工厂,隔年(1980)停笔,这一停就是三十一年。2011年(60岁)重返写诗。重返后除了早年结集的《雪色森林》(2000)之外,60岁后大概十一年间,出版了三本诗集,包括《破碎的完整》、《漂流的透明书》、《梦在飞翔》,以及一本三人合集《千雅歌》(结合音乐、绘画和舞蹈的主题书写)。真正重返诗域后的代表作是这本《前往时间的伤口》以及《破碎的完整》和《漂流的透明书》。至于《梦在飞翔》出版时间是2011年,算是收录他重返之前的「少作」。

漫长的生活,早年弃诗从商的经历,成为他重回诗坛的养分。另一个特别的经历是移民异国,1998年(47岁)的灵歌移民纽西兰,直到2015年才正式举家迁回台湾。异国对他来说,不是或不全是情调,尤其早年拚搏的刻苦与风霜,化为诗句,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伤。家在异国又得从异国的家到各处出差,心情「像一支箭,忘了靶心的飞/像一盏灯灭了,不在乎余下的旅程」,难怪诗人张默在灵歌的诗中会读到「怫郁的气息」。〈在台北纽西兰,在奥克兰皇后镇〉一诗这样写着:「我的南是湖天蓝/我的北终究家乡灰/即使霾,即使绿蓝红混沌一碗/难以下咽,难以在飞机触地时/依然不辨何方」。

作为一个「生意人」又身在异国,必然要有一颗时时警醒的心,即便他满腔抒情,但「冷静」是为了生活,更是为了求生,加上他高工念的是机工科,这都无形中养成或促使他「冷静」。所以他会写下〈命案卡牌游戏〉、〈推理剧中〉这类需要条理、需要整合抽象与具象的诗,也就不奇怪了。

冷静让他反躬内省,应该或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在异地/看着逐渐虚胖的自己/被生活切割后运走多余//远方乡音忽起/冲进来的人面目陌生/猛然嵌入//一个完整的人」(〈乡愁四起〉)。这接壤了上一本诗集有关「破碎的完整」的情怀。

置之死地而后生

前面提到「生活」,是他新诗集的大命题,书名虽是《前往时间的伤口》,但时间和伤口是涵融于生活之中的。时间对他来说是具象的,充满磨练与邅变,四十年的努力工作,终于小有成就,成为社会上有事业、有经济基础,亦即所谓「有用的人」。

时间,将他变成一个有用的人。复返文学江湖,却是创作「无用的诗」。他在写自己职场感悟的〈黑手工〉一诗:「曾被称为有用的人/自外人仰望的高度跃落/诗的深渊/学习无用之事/任笔尖琢磨/一个老迈又新生的灵魂」。这是反语,其实他深谙庄子说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写诗,是他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觉醒,亚里斯多德说过:「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诗,才是他的救赎、他的终极喜乐。

一个经营企业四十年的职场人,转变为写诗的「新手」,这过程就如他的自剖:需要置之死地而后生。

置之死地而后生,是要付出代价的!「能给自己的时间/分秒必针/刺猬自慰/深入与拔出都是自绝」,他到「吹鼓吹诗论坛」注册,疯狂写诗贴诗,曾经一年写了四百多首,他说,「是练笔,也是挣脱老派语言必经的过程和修练。」他必须拆掉所有旧习和老派的语言,「拆掉框架/降低高亢的修饰音//走音走上弦月/如一场无法/又坚持说法的道场」(〈练习〉),诗是他的道场,练写就是修练,透过练习再练习,终有些领悟。

练习之外,还要勤学、还要思索,他说:「我更喜欢年轻人的诗,并以他们为师。因为年轻诗人,对于所处的时代和土地,不只是有自己看法,也常有独特见解,且手法犀利,语言创新。」他矢言,必须锻炼出「年轻的语言」,以往所有的创作、所有的镜中回顾,都必须击破、重塑、打磨、抛光……他透过重读、修改、静置、再修改,反复磨砺,像一个自我追求严格的职人意匠,如此这般一首诗才算完成。

变奏的抒情之歌

上一本诗集《破碎的完整》,应是到2019年为止,灵歌最满意的作品,这也给他设了一个自我超越的门槛,新诗集的形式与内容必须有所不同。他一如既往,反复更换意象、深入修练,「我穿过夏日午后的雨/换穿风」,再三取舍、沿路找寻素材,「与路对谈的鞋/有许多故事/柏油爽朗,黄土细致/碎石路有些舍离/又不舍离」(〈成为不成为〉),直到每一个字词安顿在恰好的位置,最后方能让「风自四方,烹调色香味/上菜于四季」(〈等待十月〉)。

另外,他也尝试写些「类型诗」,例如〈推理剧中〉,或者〈命案卡牌游戏〉将命案与卡牌与QR code结合,以及〈彩绘美甲狂想曲〉将幻想和5G及元宇宙甚至禅思结合,并交融真实的美甲彩绘技艺,让诗更开阔、更具实验精神。对照前述,灵歌确实尽力探索和尝试「年轻的语言」,敢于挑战新题材。

除了从生活中触及的人事物,他也从新闻事件、世界局势,以及环保议题等,去思索、去提问,然后沉淀,冷静地以整体象征,写出自己的声音和看法。例如《我们在推迟中缠绕彼此》此诗以两首组合,〈我们缠绕〉又〈彼此推迟〉互文,所谓「参互成文,含而见义」,相互阐发、相互补充。〈我们缠绕〉:「像一条桥牵起两地的手/填补了鸿沟/等待月光来访时/冷眼对看彼此/静静撕开流水的伤口」,看似抒情诗,但若以两岸政治的纠缠来理解,亦可视为政治诗,这是他对诗所追求的「歧义性」。

甚至,亦有他隐晦地对写诗的看法,或谓之「论诗诗」,例如〈他们重复着我们的困惑〉:「某些人耽美/而欠缺审美/像一条桥拉拢阴阳/把虚构搓合成误解」。可见他擅长的抒情诗有各种变奏或变调,他的抒情有主见、也有意见,既不是空灵也不全是温柔敦厚,而是言之有物,甚至他心中其实住着一只隐形的刺猬。

时间即人间

《前往时间的伤口》里,生活是母题,时间和伤口是子题。他对「时间」有不同的定义,可以在辑二的〈人间恋上〉看出这个特点。简言之,他的时间,即是人间。他的时间是深刻入骨的、活生生的日子,并非虚无的字面意思。

灵歌的诗,有的不着「时间」一词,却隐含对时间的探究,例如「合照的自画像/多年以后/越斑剥越清晰」(〈多年以前〉)、「脸部光影正盛,发线黑白狂奔」(〈薄雾穿花〉)、「一条大河流经的岁月/一些支流总会接走」(〈八十岁〉)。

光就字面上有「时间」二字的句子就不少,例如:「有时等待/是伤停时间」(〈等待伤口〉)、「距离近吗?/还是时间不长?」(〈古今〉)、「一座沙漏无意掉落/一地碎玻璃放走时间」(〈一的对谈〉)、「能给自己的时间/分秒必针」(〈夜雨者〉)等。而直接以「时间」为题的诗,则如〈时间的浓淡,山水〉、〈时间倒叙〉等。

他说:「人生有许多已发生的,无法改变的,或不是操之在我的种种,都应该放下,不放下这些,又能如何?」他在〈时间倒叙〉中,以生命的四个阶段倒叙──〈苍凉〉、〈问句〉、〈渐暖〉、〈青春〉,时序从晚近到遥远的青春,他冷静地告解、他质问缥缈的壮志、他体会顺遂时的冷意、他反刍青春的不安……仿佛,他只是对着自己的倒影述说,而倒影之下,是深不见底的往事。

时间有倒叙,也有顺着时序的〈时间的阶梯〉──从二十岁、四十岁、六十五岁写到将来的八十岁,年岁渐高,即便六十五岁之后退休的日子,他依然「向日落处顶浪」,「顶浪」是指船艏迎向风浪,且视浪高情况,适时而谨慎地增加转速,破浪前行。

「而今往日安在/而后全是未来/未来不可追,往日不想留//距离近吗?还是时间不长?」(〈古今〉),从年轻历经世俗、中壮年、退休,他细致地梳理时间,而今渐渐圆融,玫瑰不再那么直接地「刺青春天」,于是他说:「我们在山水之间/成为满身坑洞的人/风不断穿过/却没留下不平的回声」(〈时间的浓淡,山水〉),历经险峻,却没有不满,这样的心态,是要有宽度的。

灵歌渐渐能把「时间」看清楚,「可泣的事物/有时可割可弃」(〈等待伤口〉),这是他在时间中找到的放下方式。他的「时间」不是抽象的时间,是对抗与思索并驾于人间的具象的时间。

伤口是必经的路口

灵歌对「伤(口)」亦有各种不同的角度(或说是论述),他的「伤」更有不少是正向思维。犹如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这般积极的生命态度,而自己的伤口和别人的伤口无须校正地「吻合」,暗喻了体贴和宽容,也是同理心。

对他来说,伤口的定义很开阔。伤,不一定是悲伤、刺伤、伤害或者悲剧,反而是比较偏向宗教情怀的「悲悯」,这部分来自于他对佛学的浸润,多数则来自于「人间禅」。「禅」是朋友,「伤口」也是朋友,甚至是恋人,「悲伤不只紧邻快乐/有时会同居,会分娩/多情的混血儿」。禅或者伤口,都是他的有缘人。

他的伤口,是人生恰巧必经的各个路口罢了──这样的概念早已出现在前一本诗集《破碎的完整》,他在第一辑〈前往退路〉就下了个小注脚:「前进,前进,其实是没有退路。」不要因为伤口而止步,「我正前往/你的前往」,和风和雨和你一起去「看看前方的/更前方/阳光是否能将体感烘暖」(〈吻合〉)。

我们来朗诵〈吻合〉:「伤口总是/对于伤害的人沉默/对于受伤的人游说:/时间开了花/现在结果/你继续施肥/它就遍野//我正收获/它的收获/谷粒晒干了前方/阳光频频回头」──读起来很阳光吧!他的伤口,流露温热。伤过之后,「我在溪中垂钓/一个人的黎明」(〈你我〉),好个阳光老少年!

分享.和解

晚年的灵歌写诗读诗、运动和旅行。他顺服心灵、放飞身体。伤口如路口是人生必经的,咬咬牙就过了、就不痛了。走过人生,阅过诗,我们将更能理解,伤口是要面对而不是放弃,尽管放弃是生命中最容易做的一件事。伤口是人生的一部分,就跟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类似,「即使是乌云下的孩子/也从不放弃,企图成为闪电」(〈时间的浓淡,山水〉。

面对,接受,处理,然后才能放下伤口,台湾话说「欢喜做、甘愿受」,就是历经这四个阶段之后的境界。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伤口,祸福相倚,悲伤和快乐是一体,而不是两面,因为它们的共存和相融,生命才会诞生多彩多姿的种种情境和滋味。

重返诗国之后,灵歌一再思考的时间就是百态的人间,他辩证生命中的破碎与完整,把创作视为余生最珍摄的一趟心灵之旅。来到这本《前往时间的伤口》,仿佛更进阶地体悟到,一个人的破碎或完整,都比不上与他者(读者或一切人事物)在诗中一起旅行、一起解惑、一起航向未来;同悲同喜、共震共感,这是极为重要的「分享」的概念,人在分享时会有一股正能量、放射快乐的磁场。

和灵歌一起前往时间的伤口,一起面对、接受、处理、放下一切伤口,然后「成为每座城市共有的路名/成为某些人的原谅」,也就是和解!人生最终与自己、与万物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