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川普石破茂崛起 能改变美日?(杨钧池)

日本首相石破茂(站立者)经过两轮投票的激烈竞争,确定连任日本首相,图为石破于结束后起身接受会场内众人致意。前排右二为经济产业大臣武藤容治。(路透)

美国与日本近来更换重要的政府领导人。美国共和党提名的川普卷土重来,无论是选举人团票数或普选票数,皆大胜民主党提名的贺锦丽,川普旋风甚至带领共和党拿下参议院与众议院的过半数席次。选前多数媒体猜测,如果川普当选将带来哪些哪些的改变等等,如今川普终于当选。

同样的,日本自民党石破茂在上个月当选日本首相,石破茂也是日本媒体长久以来报导「国民最期待当选首相」的人选之一。石破茂终究当选首相后随即解散日本众议院,举行大选;众议院改选结果却让自民党失去过半数席次,自民党与联合执政的公明党也无法取得过半数席次。石破茂依然被选为首相,但做为「少数政府」的石破政权将是一个「弱势领导」。

川普与石破茂的崛起是有一个共同的背景,亦即美国或日本国民强烈的「政治不信任」,而且这种「政治不信任」的情绪或感受,更是因为受到全球化的影响,造成美国或日本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与阶级落差,进而引发美国或日本国民普遍地对既有政治机制或政治菁英,产生强烈不信任或排斥;影响所及,未来美国或日本是否进一步改变或调整既有的政治制度运作或营运方式?相当值得注意观察。

学术上对于「民粹主义」,大致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将民粹主义视为政治人物「绕过既有的决策的程序与机制,直接诉求选举人的政治手法」,这一类型的政治人物往往操弄花言巧语,甚至以追求政治改革来塑造明星式政治型态。第二类型则操弄民众对既有政治人物、政治体制的运作、流行的价值体系以及主流媒体等,产生强烈的反感、蔑视、愤怒,甚至失去信心。一旦出现第二种类型的民粹主义,选民很容易产生与进行「惩罚性」的投票行为模式。

以日本为例,尽管自民党的派阀或政治人物隐藏大量的非法政治献金且未申报或中饱私囊,这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可是,近年来日本国民却深受输入型通货膨胀而导致消费物价节节上升等痛苦指数,部分打工族群还要考量是否因为增加打工时数而跨越「所得税的申报底线」,反而造成实质所得的下降。这些事件终于让选民决定「好好惩罚自民党」,自民党大幅失去56席,也失去过半数席次。

至于对美国的民主党而言,本次选举结果也是如此。面对现阶段美国的经济问题或社会问题,如果执政的拜登总统或贺锦丽副总统可以提出更好或更有效的解决方法,为何不现在就推动这些政策呢?因此,与其说美国选民支持川普,还不如说,美国选民透过投票川普来表达他们对于既有的政治运作与传统价值观的不满。美国选民为何不满?也许是贫富差距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请想想,当所得排名最顶尖1%的超富裕层级,其个人资产总计却接近整体社会的40%;或者,收入所得排名后50%(约1亿7000万人)的个人资产总计只有整体社会的2.6%,中产阶级当然会生气的。

美国川普的政治可以概括为;经济民族主义、加强边境管制,以及将美国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外交安全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今,美国积极透过联合国(UN)、世界贸易组织(WTO)与国际货币基金(IMF)等国际机构,建立「自由开放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否会受到川普政治的影响而有所调整、改变或终结,这更值得我们密切地观察。

(作者为国立高雄大学政治法律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