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期待两岸新无名英雄(黄丙喜)

(示意图/达志影像,shutterstock)

前副总统连战在《连战回忆录》中指出,2008年是两岸关系可望有重大突破的开端,可惜,时任总统的马英九坚持「先经后政」,失去了开创历史的契机。

2008年两岸关系确实充满希望。当年3月22日,马英九当选总统;同月26日,时任大陆国家主席胡锦涛技巧地经和美国总统小布希的热线电话,传达「大陆和台湾双方认知仅有一个中国,但同意对一个中国各有不同的定义。」这种两岸关系中最高层级的善意表达,其实是两岸非常少数的无名英雄,经由「第三管道」多年来对等、互信和专业政策沟通的结果。

两岸关系冰封了近7年之后,今年元旦期间,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说出了「两岸一家亲」,蔡英文总统则说「战争不是选项」,今年会是两岸由冰封走向春暖的转捩点吗?环视当前中美台三方复杂敏感的关系、国际地缘政治的对立冲击,以及民共两党既存的意识形态差异,未来若能先经由第三管道的磨合沟通,建立两岸的互信机制,应该是上上之策。

蔡英文主政期间两关系最为冰冻,主因虽和国际政经、军事大环境有关,但两岸长期以来互不接触才是彼此不信任的根源。陈水扁主政时代,两岸曾遭遇许多冲突,但连胡时期第三管道的沟通协助避免许多的误判,也发挥了稳定时局的作用。

2008年时任大陆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提出两岸开始进行「政治协议」的看法。政治协商当然是两岸议题的深水区,一是两岸宪政体制根本不同,一国两制的框架很沉重;二是官方谈判心态上基本就涉及功名利禄;三是国共两党有历史情结,民进党又偏信「天然独」的票源,三边要兼顾,加上美国势必不会坐视,要突破深水区谈何容易。

但两岸的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关键在于存乎一心和一智。心是指仁心,相信避战不是靠备战,而是不忍百姓受备战、打战之苦,尽一切的可能,寻求所有可行的和平、共存、共荣之路。智则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也不骄纵和自以为是,洞察和解的妙用,善用圆通的巧门。

「九二共识」简单4个字,却是经由第三管道近5年的沟通才开花结果。未来两岸关系的突破仍需要无名英雄作前锋,因为他们除了懂得沉潜,不好名之外,更得有胆识,不张扬,争所该争,让所当让;有器识,不好高骛远,眼光敏税,胸襟练达;有知识,不骄纵,洞察形势,知民疾苦。

国际政治是一个比实力的舞台,盱衡当前政治军事和经济形势,比较两岸的权和力,大陆固然好像如来佛,台湾或是孙悟空,两岸还是愈早谈愈好。时势造英雄,实力并不只是武力,也不只是财力,重要的是知识和智慧。

台湾海峡正处于世界战争危机的风口。危机也是转机,关键就在于领导人是否有大仁、大勇的智慧,能放手让无名英雄们先去沟通两岸和平的策略了!

(作者为国家公益发展协进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