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如果台湾是一只鲸(黄丙喜)
花莲县福尔摩沙协会16日搭赏鲸船出海展开海洋生态调查,在清水断崖附近海域巧遇长达17公尺的大型抹香鲸。(多罗满赏鲸提供/王志伟花莲传真)
台湾四面环海,深具航向海洋新世纪的丰富资源。正当联合国倡议《全球海洋公约》之际,我们可以鲸为话题,从正港的MIT「台湾鲸」出发,连接世界的动物、生态、栖地、限捕等海洋保护潮流,吸引全球的目光。
台湾近年的国际曝光度提高了,但却是因为中美对抗、地缘政治和两岸关系等多重因素,被外媒认为是「全世界最危险的地方」,因而受到各方关注。而鲸一向是和平的象征,「台湾鲸」虽然已经绝迹,但已成为世界珍贵的化石遗产,目前在台湾沿海遨游的31种鲸豚的活动状态也广受全球嘱目,如果能善用「台湾鲸」作为新形象,或许能改变世人对台湾的印象。
鲸会唱歌,富有人类的灵性,牠遨游大海的姿态被认为是和平、包容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喜爱。绝迹200多年的灰鲸3月在美国麻州南塔克特岛海域现身,立刻引起全球惊喜,但专家们又担忧气候变迁将对灰鲸未来的觅食造成巨大冲击。由此可见鲸受世人的喜爱,台湾鲸也有可能成为和平的推手吗?
台湾鲸还可在当前全球最迫切的减碳议题上加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会的「大自然气候变迁解决方案」报告,鲸被认为是「生态系的工程师」,地球上重要的「碳汇」高手,1只大型鲸创造的减碳效用等于1千棵树。有鲸的地方就有浮游植物,浮游植物又提供地球50%的氧气,捕捉了370亿吨的二氧化碳,相当于4座亚马逊雨林。
全球近年与鲸相关的生态、海洋保护的议题也引起了台湾年轻世代的重视。高中、大学和社青最近在「台湾鲸创意新秀热身赛」中分别用设计、行销或歌唱表达他们期待的台湾愿景,评审委员们看到年轻世代展现的国际心,也看到台湾鲸的品牌潜力。
朝野不应一直在争论「中华民国」的国名,台湾人更应该要有世界公民的新身分认同。世界公民是在国民义务的窄框上,放宽视野、胸襟到遵从全球社会的主流价值,这样的台湾才能让世人尊重。
文创名家林晖写的〈台湾鲸〉歌曲,歌词融合了客、台、原民、国语发音,最近在大学和社群之间广传。出身台湾新住民的立委麦玉珍认为,台湾应像台湾鲸,在汪洋中,大家不分颜色,凝聚共识,游向未来。
「台湾,一个岛屿,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航向远方的起点。」台大历史系教授花亦芬的这句话值得大家深思。台湾应该学习鲸,不画地自限,也不该自嗨过头,安稳、安静地航行在正确的水线上!(作者为国家公益发展协进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