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行政管理无能 瘫痪医疗量能(王任贤)
Paxlovid抗病毒口服药物。(彰化县卫生局提供/吴敏菁彰化传真)
有人担心台湾如果突然降阶防疫,爆量的感染病例将会冲垮台湾的医疗量能,瘫痪台湾的公卫,耗尽手中的药物。到底台湾的量能够不够达到「骤降」的本钱,诚实的说,台湾的量能是够,只是握住这些量能的指挥中心,宏观调控上出了问题,才会在「缓降」的过程中就捉襟见肘,更别谈「骤降」了。
台湾在政策上是不会另建轻重症专责医院,传染病大流行时是靠既有17万张急性病床调度运用。大流行时老百姓因为不敢去医院,医院在不需政府下征召令的情况下,就可自动空出3成的病床5.1万张。若以每人占床14日,每日可持续收治3600人才会撑爆。若以Omicron死亡率万分之3,收住院数为死亡的10倍来看,每日必须确诊120万例以上才会医疗量能崩溃。
所以就床位而言,台湾即使「骤降」也不会出现每日百万例通报,医疗量能不会崩溃,绝对有「骤降」的本钱。现在就出现感染者收不进病房、延误就医、到院前死亡,都代表病床调度出了问题。征用隔离病床的每日床位动态都在传染病防治医疗网区域指挥官的手上,如果感染者找床直接找对人,马上就可取得评估,取得床位。
基隆2岁男童的案例就是找到卫生局,卫生局手上没床,当然难找。中央说要找紧急医疗网,也是错误指令,因为他们没有乔床的法定职权,手上的资讯也只是加护病房,并非隔离病房,找了也是白找。基隆男童就是在政府错误行政处置下造成延误就医而病故。
医疗量能除了床位以外,医疗人力也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医疗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只要床位不增加,每床一定有人照顾,所以人力不会不足。SARS时期是因为人员落跑,Omicron时人员不再落跑,但会因指挥中心匡列或隔离成为被动落跑。指挥中心在去年病例少时用超严格的过度防疫对待医院,内宣意图非常明显,哪里有想到医疗量能。现在碰到真正大流行,医疗量能真正需要确保的时候,医疗人员匡列及隔离政策又放宽卡卡,才会出现在岗医护人员过劳抗议的场景。
另外一项被行政搞到好像缺货的就是药物。台湾的抗病毒药物若以全民都染疫,投药投到预期死亡病例的10倍人口应该足够。若依Omicron死亡率万分之3的10倍来计算投药人数,每人10颗口服药的需求量是69万份,指挥中心都已精准买到72万份Paxlovid。若还让老百姓觉得药物不够,让专家觉得死亡率升高是药物储备量不足,真正原因还是要归咎于药物没给到该给的人,也就是药物行政管理出了问题。
指挥中心内很多幕僚都能精算到台湾医疗量能其实是无虑的,但无虑并不表示指挥中心可以无为。至少你要有腾出空床的政策,要有能及时转诊的政策,要有保全医疗人力的政策,药物也要能给到该给的人。这些只会死读书的精算理论师,又提不出相对可行的做法,只会把一手好牌打烂,甚至害得民众丧失生命,根本不配掌理公共卫生政策。(作者为中华民国防疫学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