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敏 永远的半导体大师

施敏院士在半导体研究有卓越表现。(阳明交大提供/林志成台北传真)

研之有物:格物穷理!中研院的25堂数理科学课(时报出版)

(更多精彩内容 请看翻爆)

说到半导体,我们第一时间会想到台积电、辉达(Nvidia)、超微(AMD)、英特尔(Intel)等世界级半导体公司。然而,半导体之所以能发展成今日的模样,背后自然也有一群默默耕耘的半导体科学家,他们充满创意、不畏艰难,为半导体产业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本章为施敏院士(1936-2023)于2023年7月在美国的远距访谈文,他曾与韩裔美籍科学家姜大元(Dawon Kahng,1931-1992)发明了人类史上第一个「浮闸非挥发性半导体记忆体」(Floating-Gate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这颗小小不起眼的电子元件,后来影响了整个世界。

施敏出生于1936年,青年时期的他就读建国中学时,就对工程科学产生浓厚兴趣。高中毕业后,他原本想要追随矿冶专家父亲施家福的步伐,就读台南工学院(今国立成功大学)矿冶系。施敏笑说,当时父亲劝他在台湾不要走矿冶,因为「台湾是水成岩,不是火成岩,地底下矿物不多。父亲说我学矿冶的话就白学了」。

后来,施敏把眼光转向台湾大学工学院,四大科系有机械系、土木系、化工系和电机系。施敏说,当时他觉得电机系用的数学比较多,加上数学也是自己擅长的领域,于是就进入台大电机工程学系就读。

1957年,施敏顺利从台湾大学电机系毕业。他说:「四年读完之后,那时候有个风气,就是我们班的同学几乎90%都出国留学,一大票人都去了美国。」在留学风气之下,施敏选择到美国华盛顿大学深造。离开熟悉的家乡,年轻的施敏踏上了求知之路。

华盛顿大学期间,施敏遇到了人生第一位半导体导师:魏凌云教授。施敏说:「当时要申请奖学金时,我分别和天线组、控制组、微波组以及半导体组的教授谈过,最后选择做半导体。」可能是使用共同语言的熟悉感,他和半导体组的魏凌云教授相谈甚欢。施敏说:「魏教授教了我很多固态电子的技术。他的老师约翰.巴丁(John Bardeen)是电晶体发明人之一,而且拿过两次诺贝尔奖,一次是电晶体,另一次是超导理论。」

就这样,施敏开始在魏教授底下从事半导体研究,1960年取得华盛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为《锌和锡在锑化铟中的扩散》(Diffusion of Zinc and Tin in Indium Antimonide)。

施敏笑着说:我运气不错,如果魏教授不做半导体的话,我这辈子很可能会去做微波,一个小决定造成世界很大的改变。

硕士毕业之后,施敏申请到史丹佛大学的电机博士班,继续深造半导体专业。在那里他遇到人生第二位启发他的半导体导师,同时也是重要的人生导师:约翰.莫尔教授,他是半导体物理学的大师。施敏说:「约翰.莫尔是第一个建议用矽取代锗来制造电晶体的人,莫尔认为矽比锗更适合发展为主要半导体技术。」

渐渐地,在莫尔的指导下,施敏开始确立自己在半导体领域的学术方向,1963年他顺利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为《金薄膜内的热电子范围函数与能量关系》(Range-energy relation of hot electrons in gold)。

毕业后,当时半导体产业正在扩张,施敏顺利拿到多达七家半导体公司的工作职位,除了有贝尔实验室(Bell Labs),还有通用电子(General Electric)、惠普(HP)、国际商业机器(IBM)、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和西屋电气(Westinghouse Electric)等。如此多的工作可能性一次迎面而来,让施敏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于是,施敏再次请教他的人生导师莫尔教授。过去曾在贝尔实验室任职的莫尔,对施敏的个性再了解不过,他极力推荐施敏去贝尔实验室。甫出社会的施敏回应:「可是,贝尔实验室给的薪水比其他公司低了大概15%至20%。」莫尔自信地说:「没关系,起薪不重要。贝尔实验室是全世界最好的研究中心,大概有三万名研究人员,其中有四千个博士和一万个硕士,每年经费多达30亿美元。只要好好做,加薪加得很快。」

导师的建议果然别具远见,施敏自1963年至1989年间,一直在美国贝尔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他得以尽情发挥所长,接触到各式各样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和设备。而其中最关键的时间点,莫过于1967年5月,他和同事姜大元共同发明了全世界第一个「浮闸非挥发性半导体记忆体」。(三之一:摘自《研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