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培法30年 培育變「賠育」

师培法上路卅年,衍生师培人力过剩、流浪教师问题。图为师大师资培育学院院长林子斌(左)教授双语教学实习课程。记者侯永全/摄影

「师资培育法」自一九九四年三读通过,开启师资多元培育管道,一般大学可申请教育学程、办理师资培育中心,师培精神改为储备制。然而师培法卅年过去,也衍生师培人力过剩,流浪教师问题,近年又因少子化严重,产业磁吸效应,师培成了「师赔」,年轻一辈担任教师意愿低,教师品质愈来愈差,是师资培育的新难题。

两股力量 促成师培开放

早年「师范教育法」规范教师培育、进修、招生计划等,在此年代下,师范生享公费补助、保障工作,当教师,被视为翻转人生的管道,教育部前部长潘文忠、现任部长郑英耀早年都曾因家境清苦,选择就读师专。

大学以下教师 在职人数变化 制表/邱琼玉 图/联合报提供

此后师资培育机构除传统师范大学、教育大学外,还有各大学「师资培育相关学系」及「师资培育中心」。

台大师培中心教授王秀槐表示,当年师培立法主要受解严影响,社会大众对于大一统的师范体系感到厌倦,想打破教育体系被国民政府单一控制的情形,党外立法委员及主张多元开放教育改革的学者等两股力量,成为「师资培育法」最重要的推手,希望透过多元、开放的师资培育新法,取代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师大体系」。

少子化 爆发出流浪教师

教育部前部长吴清基说,师范教育法年代,国内仅三所师大、九所师专可培育教师,「当年很多考生联考可上台大却选择师大。」当年师大英文系分数更是直逼台大外文。

吴清基表示,当年师培多元化是主流趋势,但学界曾提出建言,希望仍以三所师范大学、九所师专为师培主流,并持续以公费名额保障、维持分发,以此吸纳有志之士,但未料被时任在野党反对,埋下了未来师资供过于求的祸因。广开大门后什么样的人都有,教师品质当然开始良莠不齐。

中正大学副校长詹盛如则认为,回头看,开放政策没有不对、走向储备制也符合专业发展潮流,只是教育部对于未来少子化的分析并无这么精准,私校又认为办理师培能冲出就学率,愈来愈多学校办理师培,储备量自然过多,最终爆发出「流浪教师」。

近年随大学师培中心缩减、正式教师职缺陆续开出,不少储备教师已「上岸」或转任他职,台湾师资问题却浮现另一个难题「年轻一辈担任教师意愿低」,教师品质也愈来愈差。

人才打带跑 教职变备胎

「教育部师资司近年最大的苦恼,就是没有优秀的人要当老师。」一名大学师培中心教授形容,近年很多人投入教职本质却是想「打带跑」,把教职当备胎,多数是在民间企业竞争不过才来当老师。国高中校长都很清楚,近年招进去的自然科技、理工领域教师是什么状况,「也难怪老一辈都想退休。」台师大副教务长林子斌也说,优秀的人不来当老师,是现在教育现场最大的困境。

回顾师培卅年,王秀槐提到,「同步模式是否真的适合现在的教育现场?」师培法目前采学生大学入学后同时有主修专业,拿到师培资格后,同步修教育学分,这样除了对学生的课业负担非常重之外,学生的心志是否足够成熟了也是须面对的问题之一。

王秀槐说,如芬兰、香港采用的「学士后模式」就值得参考,此师培模式让学生可以在大学专注在本科上,毕业后再进到教育、教学硕士班,减轻学生负担,也待学生心志更成熟后,再去面对师资培育的训练,会是更有效率的训练。本报深入探讨师培法上路卅年来,如今遇到了那些困境,解方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