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大陆神舟13号6.5小时完成径向快速交会对接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央视新闻)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央视新闻)

中国载人航太工程办公室消息,大陆神舟13号载人太空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16日6时56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埠,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2号、天舟3号货运太空船一起构成4舱(船)组合体,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这也是中国载人太空船在太空中实施的首次径向快速交会对接。按任务实施计划,3名太空人随后从神舟13号载人太空船进入天和核心舱。

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搭载神舟13号,16日0时23分5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582秒后,舰船成功分离,精准送入预定轨道。清晨3名太空人与先期发射的天舟3号及天舟2号、天和核心舱组成的「一」字型组合体,实施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6时56分,3名太空人进驻太空站后,分别开启天舟2号和天舟3号货运太空船舱门,进一步开展再生生保、在轨维修等技术验证和应用,转移物资和废弃物,视情进行出舱活动。

大陆全国太空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表示,此次任务中采用这种突破性对接方式,与当前中国太空站的构型有很大关系。

在14日神舟13号载人飞行任务记者会,中国载人航太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太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表示,与神舟12号任务相比,神舟13号任务有几方面不同,其中之一就是载人太空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太空站,而届时中国太空站将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太空船、1艘载人太空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运行。

庞之浩称,为了使航天器易于运动控制,其构型要保证主结构和品质分布尽量对称、紧凑,确保航天器的质心居中,从而减少因姿态控制所消耗的能量。俄罗斯的和平号太空站就曾因对接了多个实验舱后出现不对称的情况,使质心不居中,导致为了控制姿态消耗了较多能量。而目前,中国太空站由4个飞行器组合而成的,天和核心舱的两端都对接了货运太空船,太空站要保持正常三轴稳定对地姿态,神舟13号载人太空船就需要在轨道面内沿轨道半径方向实现径向对接。

然而这种对接方式虽然只是将太空船的方向变了90度,但是对接的难度却大了不少。

中国航太科技集团五院的专家表示,实现径向交会对接主要有三个「难」:

一是持续控制姿态和轨道难。对于前向、后向交会对接,其200米保持点是一个稳定的保持点,即使发动机不工作,太空船也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姿态和轨道。而径向交会没有稳定的中途停泊点,需要持续对太空船的姿态和轨道进行控制,推进剂消耗大,故障处置难。

二是姿态和相对位置确定难。神舟载人太空船配有敏感器,它就如同太空船的眼睛,通过观察星星和预设的标志点等来确定自己的飞行姿态、与太空站的相对姿态相对位置等。但由于径向交会过程中,太空船需由平飞转竖飞等大范围的姿态机动,所以对「眼睛」能看到目标和保证「眼睛」不会被复杂光照变化所干扰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是太空人手控交会模式难。径向交会对接过程中基本失去了地球这个最熟悉的参照基准,测控条件变差,且相对动力学运动特性与前向交会不同,这给手控交会模式下太空人的操作增加了难度。

据了解,此次径向交会对接整个过程都是在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指挥下,太空船智慧自主完成的。径向交会和前向交会都是中国太空站载人太空船正常的交会方式,会在未来太空站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交替使用。庞之浩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掌握径向对接能力,可以确保中国太空站同时对接多个航天器,以完成不同批次太空人在轨交接班的任务,满足中国太空站不间断长期载人生活和工作的需求。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央视新闻)

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搭载神舟13号载人太空船16日0时23分5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