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重要的科幻大片 竟在華人區踢到大鐵板!

将近90年前的电影,已经出现机器人的情节。图/摘自imdb

提到科幻片,大多数人想到的会是炫目刺激的场面,或是砸了大钱打造出的视觉奇观,多半和「超先进」画上等号,因此很少会注意到,这种类型的电影早在电影发明之初就已存在。事实上,默片时期就已经出现轰动全球、影史留名的科幻大片—有犹太血统的名导佛利兹朗动用37000名临时演员、拍摄将近一年的巨资巨片「大都会」。

「大都会」于1927年的1月在德国首都柏林首映,立刻造成热烈话题,2个月后来到美国上映,令好莱坞对佛利兹朗的才气叹为观止,根据统计,这部片是当年全世界最卖座的top 10电影之一。片子距今虽已90年,然而情节中提到的贫富生活巨大差距引发上流社会和工人阶级间的仇视、斗争,人类利用机器人代工反而招致反抗危机等等,到今天还是科幻片中的热门元素。别以为那时的特效技术做不出精致的画面,片中的机器人科技场面今日看来还是相当慑人,难以想像佛利兹朗当初是如何做得到?包括「星际大战」等之后的科幻经典电影仍然受到这部影片的深刻影响,片中亦展露出德国表现主义的美学,壮观的未来都市布景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也已被各国影评人公认是影史上最重要的科幻片之一。如此大作,耗费了德国乌发公司500万帝国马克,折合21世纪币值约为2亿美元,几乎是史上最贵的默片之一,也难怪乌发影业差点破产,此后对于所有新片都严控预算,不让导演放手砸钱。

未来世界都会的场景极具表现主义风格。图/摘自imdb

细致壮观的布景,让人印象深刻。图/摘自imdb

德国电影今日声势远不如好莱坞影片,然而在上个世纪初期,影响力曾不在好莱坞之下,不仅众多经典之作在世界各地大为卖座、受到推崇,红牌影星更是飘洋过海来到美国,地位不输美国本地出身的艺人。在默片时期,这情况更是明显,因为观众都听不到演员的声音,所有对白都只能看字幕,因此非美国出身亦无妨,不至于像今天受到英语流利度或是口音浓重度会影响观众的喜好。「大都会」推出时,希特勒尚未成为德国元首,却因为太喜欢这部片,试图说服佛利兹朗留在德国、为纳粹效力,佛利兹在得知希特勒的意图,听到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戈培尔坦言是他们这些领导人在决定谁有犹太血统、谁不是,连夜出奔到巴黎,自此转进好莱坞,直到二战过后才又回到欧洲拍片。

拍摄此片动员了超过3万名的临时演员。图/摘自imdb

关于「大都会」另一令人津津乐道的轶事,是初剪版长达3小时余,柏林首映的版本剪到剩2小时半,在美国由派拉蒙影片发行的版本,情节长度又有变化,全球各地的放映内容都不太一样,皆不如柏林首映版完整。多年下来,各大电影学术机构到处追查,慢慢从各地找来的片段将片子愈拼凑愈完整,仍有约1/4的内容被认为已永远散佚,直到2008年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电影博物馆中,发现了16厘米拷贝,并找到其中约23分钟失落片段,才组成了至今最完整、仅比柏林首映版短少6分钟的最后定版,至今流传的蓝光就是此版本。

当年的科幻画面已令观众目瞪口呆。图/摘自imdb

讲了这么多「大都会」的丰功伟业,到底与华人区的观众有何关系?其实这片子的正确中文片名还不应该叫「大都会」,因为此片在民国时期的上海首轮戏院放映时并不叫「大都会」,而是叫做很直白的「科学世界」。民国时期的上海,是大多数欧美电影进入华人区上映的第一站,既然这部片在德国与世界各地都颇为轰动,华人片商又怎会放过?然而片子正式在华人观众眼前亮相,已经是民国18年的4月12日,距离柏林首映和美国上映都隔了两年多。电影广告辞说得很吸引人,形容「惊心怵目、震魂荡魄、光怪陆离、目迷五色」,片子本身也真的可看性极高,可惜当年的上海影迷对于寓言式的科幻片接受度不高,在两家大戏院连映了4天就下片。那一年,首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翼」也在上海推出,也是在两家戏院连映,演了十多天,票房破纪录,显然上海观众喜爱的早就是好莱坞那一套。

翻摄自民国18年申报

当年的科幻画面已令观众目瞪口呆。图/摘自imdb

「科学世界」第一次在上海亮相铩羽而归,到了民国19年,上海青帮大亨黄金荣建立的黄金大戏院,再次拿来重新上映,虽然比首轮推出的放映天数多,却也没造成特别大的回响。这部影片此后在华人区就极少再亮相,有声片全面取代默片后,此片就更难再重映,「科学世界」这片名逐渐在人们的脑海中消失。日后台湾、香港的影评人单位再度挖出这部经典呈现在新生代观众眼前,已经不知道曾有「科学世界」这段往事,采直译为「大都会」,此片通用的中文片名也就因此更改至今。

翻摄自民国19年申报

翻摄自民国18年申报

六年级影视圈万年小记者,生活中不能不看电影,不能缺少影集,口味不完全主流又完全不上流,努力在工作中挤出更多时间欣赏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