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查核——「後真相」時代,第四權的進化

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的这个月,不实资讯的「假新闻」泛滥,也让人注意到事实查核的重要。 图/路透社

这是一个很好睡的冬日早晨。身为上班族的你,在不停歇的手机闹钟声中,疲倦地把手伸长,搆到手机后把闹钟按掉,想着怎么还没星期五。接着,你打开脸书,把通知浏览过,看看昨晚发的状态得到了多少赞与留言,然候开始阅读你昏迷的八小时中世界发生什么事(你不会真的阅读,只会看完标题后快速滑过)、你的朋友又在IG发了哪些照片(这个你会认真阅读,并在脑中评论那些美食多么诱人,那些hashtag又是多么烦人)。

然后你看到了以下这几则新闻:

「惊爆!调查希拉蕊电邮门FBI探员离奇自杀!」、「维基解密证实希拉蕊出售武器给伊斯兰国」、「教宗表明支持川普当美国总统」

即使没有紧贴时事的你都察觉到这几则新闻的不对劲。

聪明的你应该立刻发现,上述三则新闻都是假的:没有人因为调查希拉蕊电邮门而离奇自杀、希拉蕊没有卖武器给伊斯兰国、现任教宗更没有支持川普——然而骇人的是,这三则新闻都曾经于今年美国总统大选竞选期间广泛流传。

如果你有留意美国大选,或许会注意到除Build the Wall、Lock her Up、Drain the Swamp以外的另外两个热门词汇——假新闻(fake news)与事实查核(fact-checking)。在台湾,事实查核也因同性婚姻合法化而受到重视。因此,本文将浅谈我所理解的假新闻与事实查核。

假新闻,真危机:12月4日,一名看了假新闻的男子,因为误信名为「彗星乒乓」的披萨店是希拉蕊及其团队虐童的大本营,持枪闯入开火,自称要查案。 图/欧新社

▌后真相时代,不实资讯带来的挑战

谈论事实查核前,先胪列资讯传播在当下面临的至少四个挑战。

首先,是不实资讯的泛滥。TOW数位新闻研究中心一篇文章中,将本次美国总统大选出现的不实资讯分为六种:

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的这个月,不实资讯——在新闻报导中以「假新闻」(fake news)泛称——是西方媒体热议的话题。脸书创办人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在11月10日出面表示,假新闻影响了选举结果,使川普当选总统是个「十分疯狂的想法」。

马克祖克柏因这段言论饱受争议,有人甚至还为此,写了一则假新闻讽刺他不愿正视假新闻的负面影响,并于脸书分享:

「马克祖克伯过世,32岁,否认脸书假新闻问题(Mark Zuckerberg – Dead at 32 – Denies Facebook Has Problem With Fake News) 」。

迫于压力,祖克柏最后于11月19日提出七点解决方案;12月15日,脸书宣布与事实查核机构合作;未来读者会在动态墙中看到被事实查核专家标示为假新闻的新闻连结。

「马克祖克柏过世,32岁,否认脸书假新闻问题 」——不满祖克柏轻忽社群假新闻泛滥现象,网友为此特地制造了一条关于祖克柏的假新闻,表达讽刺。 图/路透社

Buzzfeed在10月一篇报导中,分析六个美国党派性极强(hyperpartisan)的脸书专页(三个左翼、三个右翼)的贴文,发现38%的右翼粉专贴文传播了不实资讯,左翼的是19%。而与事实偏离越远的粉专贴文,往往在脸书上产生了最高的「分享数、反应数与回应数」,远远超过对照组的三个美国主流新闻媒体脸书粉专。这表示假新闻或不实资讯的传播影响力,可以在脸书这个平台上与通常提供可靠、准确消息的主流媒体相匹敌;更多读者将接收到不实资讯,对公共讨论与民主制度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不少人看准了这个商机,纷纷成立散播不实资讯或假新闻的平台。Buzzfeed、《卫报》都报导了在本次大选中,光是马其顿一个人口仅约四万五千人的小镇Veles,就成立了约140个有着美式域名的亲川普网站,专门为美国保守派与川普支持者制造耸动标题的亲川普假新闻,使其在脸书上病毒式扩散,透过高流量赚取Google Adsense与脸书广告营收。

根据报导,成立网站的这些人并不在乎川普是谁,以及他说了什么;他们所做的仅是把握横亘眼前的赚钱诱因。此外,《华盛顿邮报》也访问了一个在脸书中以撰写假新闻为职业的写手;《纽约时报》亦是大篇幅报导了专门产制假新闻这个「最不被理解」的媒体生态圈。

亲川普的假新闻能获取高流量,反映了人们倾向相信符合自己既有政治或议题立场的不实资讯;不少西方媒体认为这标志着「后事实时代」(post-fact)、「后真相时代」(post-truth)的到来,也就是说:

在不同程度上,我们已无法就什么是确知的基本事实达成共识,真相或是事实并不存在,因为每个人感知到的面向都不相同。

这是资讯传播面临的第二个挑战,在2016年的英国脱欧公投与美国总统大选都清楚显现。

「沙乌地阿拉伯、摩洛哥、阿曼、阿联酋、科威特、巴林、卡达、阿尔及利亚,这些国家都捐钱给柯林顿基金会」——党派性极强的脸书专页,时常散播政治用意明显的资讯。 图/截自极右粉专Freedom Daily

「在不同程度上,我们已无法就什么是确知的基本事实达成共识,真相或是事实并不存在,因为每个人感知到的面向都不相同。」 图/路透社

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Stephen Colbert在2005年把这种倾向称之为truthiness,意即:

相信自身感觉是对的事物,即便没有任何事实可以支持该事物是否正确。

在所谓的后事实时代或后真相时代,真相与事实「实际上」是什么都无所谓,重点是真相与事实「感觉上」是什么。

《经济学人》在2016年9月10日大篇幅报导了「后真相政治」(post-truth politics)的崛起。文章分析,有别于过往政治人物说谎是为了掩盖真相,后真相政治的特点在于「偏见的强化」;政治人物说的是不是真相都不再重要,重点是该政治人物的支持者买不买单。

第三,是阴谋论的充斥。美国著名法律学者凯斯.桑思汀(Cass Sustein)在《剪裁歧见:订做民主社会的共识》第一章分析了「制造、维持和传播阴谋论的一些心理机制与社会机制」。桑思汀指出,除了谣言与臆测之外,有些阴谋论的形成是因为「残缺的认识论」——我们所知的资讯相对而言很少,而且多半不正确,但这些资讯却足以支持某些极端看法。

阴谋论成败的关键在于人本身的倾向与信念,而其传播依赖「社会流瀑」(social cascades)的作用,并借由「群体两极化」(group polarization)、「选择效应」(selection effects)等情况而更强化。

第四,是回音室(Echo Chamber),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同温层。脸书的演算法导致同温层的快速增厚,使得不同意见更难以穿透。《华尔街日报》曾在一则报导中,在对比偏向民主党人的脸书动态墙,与偏向共和党人的脸书动态墙后,模拟出两者长得究竟多么天差地远。

事实查核目标明确,为的是监督政治人物并提高公共讨论的品质,进而完善民主制度,但这其中,媒体又该为人民扮演何种角色? 图/路透社

▌什么是事实查核?

事实查核——特别是一般读者比较熟悉的「政治事实查核(political fact-checking)」——是近十年兴起的报导形式,通常由媒体、独立机构或非政府组织进行,透过搜索公开资料与访查可靠消息来源,审视政治人物、社会有力人士、名嘴的公开发言,判断言论是否真确、发言是否有歪曲脉络,达到公民知情(informed)的作用。

《华盛顿邮报》首任事实查核记者Michael Dobbs在一篇2012年2月发表于不具党派联系的智库新美国基金会的研究报告中,以《华盛顿邮报》为例,简单回顾了当代事实查核的历史:

1980年雷根竞选美国总统时,曾因「树木造成的污染是汽车与工厂加总的四倍」的不实言论,遭到选民与传媒的讥讽。在他当选总统后,记者开始检视雷根的记者会与电视谈话,企图寻找言论中的事实错误。八年的总统任期,雷根共开了46次记者会,而《华盛顿邮报》针对1982年雷根八场记者会中的其中四场进行事实查核,将报导编排于报纸边栏,在当时可谓雷根「最受检验」的一年。Dobbs认为,这是当代事实查核的滥觞。

到了90年代,包括CNN、美联社等媒体也开始加入事实查核的行列,并在1992年与1996年两次总统大选小试身手。

然而,真正刺激事实查核的兴起,应归因于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前,大部分美国主流媒体没有认真挑战当时布希总统的开战理由——「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而是接受了官方说法,却在战后发现开战理由乃子虚乌有。

在监察政府上的失败,对美国新闻界来说是一项沈重打击,促使他们开始反思自身的报导手法,并且认知对政治人物说辞加强检视的必要。2007年,目前为我们所知的事实查核逐渐盛行,且快速扩散。杜克大学记者实验室的数据显示,迄今全球有119个活跃的事实查核组织;其中90%成立于2010年以后,而近两年就有50个新组织成立。

目前美国规律进行事实查核的几个著名新闻机构包括Politifact、Factcheck.org、《华盛顿邮报》的Fact Checker专栏、Snopes、Buzzfeed等。

「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这一促使美国开战伊拉克的理由后来被证实子虚乌有,大大刺激事实查核的需求与兴起。图为2008年在美军将从伊拉克撤回前夕,小布希前总统于巴格达法奥宫(al Faw Palace)向军人们致意。 图/路透社

▌为什么要做事实查核?

欲透过事实查核达成的目标,可能有下列两项:

而这两个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度,并且完善民主机制。

从新闻报导的角度来看,事实查核可以说是两种新闻报导理念的冲突下出现的产物——究竟记者应该避免插入「主观」的想法,只客观公平的报导两造说辞,然后交由读者决定哪一方较合理,还是记者应该主动追寻真相,在能力与可取得资料的范围所及,尽可能告诉读者真相是什么?

诚如学者Lucas Graves所言,事实查核是一项对政治报导中经常出现的「这个人说那个人说」(

(he-said-she-said journalism)的报导方法——也就是不管两造当事人说辞是否合理,重点是公平呈现两造说辞,最后交由读者决定——的改革运动。

有别于过往政治人物说谎是为了掩盖真相,后真相政治的特点在于「偏见的强化」;政治人物说的是不是真相都不再重要,重点是该政治人物的支持者买不买单。 图/路透社

▌事实查核怎么做?该注意什么?

以美国政治事实查核网站《PolitiFact》为例,该网站详细解释了该机构进行事实查核的方法:

首先,在政治人物(包括在职的和正在竞选的)公开的演讲、新闻、新闻稿、竞选文宣、电视广告、脸书贴文以及采访逐字稿中,选择最有新闻价值以及最需要被查核的文本。在决定什么是最有新闻价值且最需要被查核时,《PolitiFact》通常会根据下列准则判断:

很有趣的是,《PolitiFact》在准则中表示他们承认「夸饰」(hyperbole)在政治修辞与演说中是被允许的,但是他们并没有定义何谓夸饰,以及到达何种程度的夸饰便需要事实查核的介入。

选出被查核的文本后,透过比对可靠消息来源与公开资料,来对被查核的文本做出判断。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选择公正可靠、不具党派联系或特定立场的消息来源,最重要的是在事实查核报导中,加入引用的消息来源的超连结——除了完善透明度,确保读者知情权,让读者把关事实查核的品质,更让读者自己决定是否同意事实查核的判断,实践民主精神。

除了查核政治人物外,《PolitiFact》也经营对电视名嘴做事实查核的《Punditfact》,以及追踪政治人物或政党对选民的承诺的执行状况,随时检视有没有发夹弯或跳票的《Promise Tracker》。

美国共和党海契(Orrin Hatch)引用《华盛顿邮报》对欧巴马团队的事实查核评比——「皮诺丘机制」——来质询民主党籍卫生部长西贝利尔丝(Kathleen Sebelius)。 图/美联社

在事实查核报导中,经常被讨论的话题之一,则是要不要对每个被查核的文本评分?以美国的《PolitiFact》为例,他们使用「真实程度量表」(Truth-O-Meter),一个类似体重计的评分,将被查核的内容分成「真确」(true)、「大致真确」(mostly true)、「半真确」(half true)、「几乎错误」(mostly false)、「黑白讲」(pants on fire)五个等级;《华盛顿邮报》的事实查核专栏亦有类似作法。

大西洋彼端捷克的事实查核机构《Demagog》则不采用等级方式,而是将被查核的文本赋予「真确」(true)、「错误(false)、「误导」(misleading)、「无法验证」(unverifiable)、「不精确」(inexact)五种标签。

使用评分量表的好处是浅显易懂,而且在观感上能激起较大反应(试想像你在脸书上看到某则事实查核报导的标题是:台湾某政治人物的言论被评为「黑白讲」)。但是,评分量表的缺点是有时候会把复杂的分析过度简化;另外,评分量表本身代表着可量化性,然而文本的真确程度如何量化,却没有一定的标准,如此一来事实查核便有冒充科学的问题。

有鉴于此,英国的事实查核机构《Full Fact》完全不使用评分或标签。他们在网站中解释:

尽管评分系统在表面上看起来很吸引人,我们认为评分系统有时候会有简化的问题,使得读者无法获取用以全盘了解被查核文本所需要的资讯。言论在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对或错,而是它没有提供完整的脉络与图像。

而根据杜克大学记者实验室的数据,全球20%的事实查核专业人士都不使用评分量表。

使用评分量表的好处是浅显易懂,而且在观感上能激起较大反应。譬如《华盛顿邮报》采用小木偶皮诺丘,越多皮诺丘,代表资讯越不可信;颠倒的皮诺丘代表「发夹弯」。 图/截自Amazeen, Michelle A., Thorson, Emily, Muddiman, Ashley, Graves, Lucas. 2015. “A Comparison of Correction Formats.”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

撰写事实查核报导时,还需仔细考虑资讯的呈现方式,避免「回火效应」(Backfire Effect),即原先欲透过事实查核来更正的错误资讯,在事实查核报导发出后,反而更加深植于大众脑海。一本于2011年11月出版的指南《The Debunking Handbook》,提出了事实查核报导避免回火效应的资讯呈现方式的建议:

此外,事实查核机构得以持续运作的重要条件之一便是公信力,而获取公信力的前提之一,即是资金来源必须具备独立性,而且必须公开给大众监察。有鉴于此,大部分事实查核机构都会在「关于我们」的页面中公开资金来源,以证独立性;《Factcheck.org》更将其财务报表,并且清楚标示每笔资金来源。

「确认偏见」与「不确定偏见」左右我们的思考——这两种偏见是回火效应发生的基础。 图/法新社

▌事实查核有用吗?

事实查核有没有用,迄今的研究成果似乎尚未有共识,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就是前述的回火效应。

研究表明,「确认偏见(Confirmation Bias)」与「不确定偏见(Disconfirmation Bias)」左右我们的思考。确认偏见使我们倾向于相信符合自身信念的陈述,而不确定偏见使我们倾向于以不合比例的时间与精力,来检视不符合自身信念的陈述——这两种偏见是回火效应发生的基础。

2010年,政治学者Brendan Nyhan与Jason Reifler在论文〈When Corrections Fail: The Persistence of Political Misperception〉中指出,事实查核有时会造成回火效应;当我们把查核后的正确事实呈现给相信错误事实的人时,他们非但不会更正想法,反而会更加持守原先相信的错误事实。这个重大发现相当于宣告了事实查核的无用。

不过,Nyhan与Reifler分别在2013年的〈The Effects of Fact-checking Threats〉 与2014年的〈The Effects of Fact-checking on Elites〉两份论文中发现,事实查核的存在,使政治人物公开发言的精确性被质疑、或被事实查核机构打脸的机会减少了63%。这代表事实查核确能使政治人物不理清事实的名誉成本增加。

此外,2016年政治学者Thomas Wood和新闻学者Ethan Porter的研究亦发现,事实查核可以降低相信错误事实的人群比例,且回火效应可能没有Nyhan与Reifler所想得那么容易发生。2016年这份样本数比Nyhan与Reifler更多的研究,对事实查核的工作不啻为振奋的消息。

除了对政治人物的影响,研究显示,事实查核除了提高公民对公众事务的掌握度与参与度,也能使媒体注意报导的精确性,增加大众对媒体的信任。

虽然如此,能接触到事实查核讯息的人通常是教育程度较高、较擅用网路资源的人。因此,事实查核网站某方面来说加剧了人群的不平等:受教育程度低、较不擅用网路资源的人,或许受益有限;而受教育程度较高,较擅用网路资源的人,对事实的掌握会更好。

事实查核在全球蔚为成风,在某些国家已经成为民主机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或许可以审慎乐观看待它的功效,但要回答事实查核有没有用,还需要更多研究、实践、观察与时间,才能知道答案。

除了对政治人物的影响,研究显示,事实查核除了提高公民对公众事务的掌握度与参与度,也能使媒体注意报导的精确性,增加大众对媒体的信任。 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