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九号公司常州工厂:电动两轮车产能火热扩张,今年线下再开1500家门店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晓 常州报道
每36秒生产一辆智能电动两轮车、每40秒生产一台智能电动滑板车、每180秒生产一台全地形车发动机——4月12日《华夏时报》记者实地探访九号公司常州工厂,目睹了这里繁忙的生产景象。作为一家以短交通和机器人为核心主业的公司,九号公司在常州的三大工厂已累计生产电动滑板车超1200万台、电动平衡车超400万台、电动两轮车超300万台。
当天九号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高禄峰还接受了《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的采访,谈及了对公司未来的规划以及思考,“从长远市场来讲,公司有志于成为全球做各个细分品类的第一。在短交通和机器人行业做全球的企业。”而对于时下炽热的造车,他也回应称,“汽车工业门槛非常高,我们内部有非常明确的决议,先把平衡车、滑板车、电动两轮车、全地形车这些手头的事做好,是最关键的。”
4月15日,九号公司在科创板收于29.4元,涨5.76%,总市值超过210亿元。
电动两轮车大扩张
虽然不是传统旺季,但九号公司常州电动两轮车工厂已然产能全开,工厂的相关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去年9月旺季时其一个月的产能是22万台,而今年3月的产能就已达到23万台。
不仅如此,九号公司电动两轮车的产能还在大幅扩张中。
记者了解到,其位于常州的智能电动两轮车工厂成立于2019年12月,占地22万平方米。目前A期、B期厂房已经投产,年产能可达250万台,C期厂房在建中,预计2024年底完工,届时公司电动车工厂整体年产能可以达到350万—400万台。作为参照,财报披露九号公司去年生产电动两轮车148.5万台,同比增长约74%。上述相关负责人还告诉《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以前电动两轮车业务在公司内是“小弟”,2021年以前不到公司整体收入的1/5,而今年占比大概会超过一半。
事实上,电动两轮车在去年已经成为九号公司的第一大收入来源,当年42.3亿元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41.4%,74.1%的同比增速在公司内部仅次于机器人业务,但后者去年的收入只有2.5亿元。
据记者了解,九号公司的电动两轮车主要面向国内市场。而此前其还披露2024年底预计增加不少于去年的1500家门店,达到6000家。财报显示,去年九号公司的电动两轮车系列建店补贴冲减营业收入1.16亿元。剔除建店补贴影响后,毛利率为21.42%。
对于线下开店计划,高禄峰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九号公司的开店逻辑是以用户的需求为指引,原来的密度并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们在北京好像看到的多一些,事实上当你到一二三线城市之后,四五线城市相关的需求满足就变成我们逐渐夯实经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
在产能和门店大举扩张背后,高禄峰当天援引数据表示,电动两轮车是一个巨大的品类,仅中国市场每年两轮电动车的销售总台数基本上是6000万台起,“我个人预判未来在整个东南亚,在整个欧洲都有从燃油向电力驱动巨大的行业市场机会。如果抓住了中国6000万台的规模,再加上全球拓展的可能性,这个行业我觉得空间是无限的。”
他当天还认为,目前国内两轮电动车的换车潮可能会有所延续,但不会像之前波澜壮阔,但是未来3-5年内,“我觉得九号向上的趋势,目前看没有变化。”
去年海外市场营收近半
除了面向国内市场的电动两轮车,九号公司的电动滑板车、全地形车、割草机器人等业务则较多面向海外市场。在去年102.2亿元营业收入中,海外市场48亿营收占比达47.05%,当期海外市场32.68%的毛利率则比国内市场高出近11个百分点。
海外市场已然成为九号公司业绩的重要推力。
在谈到对上述业务的增长预期时,高禄峰预计,全地形车业务今年的增速会比去年更快,第一个小的目标是先做到全球市场份额的10%,割草机器人今年的增速也会不低于去年,电动滑板车今年也会有小幅增加。此外,年初九号公司还在今年CES上发布了主要面向欧美市场的E-BIKE产品,高禄峰当天还表示,E-BIKE每年存量市场空间很大,“我们依然提出要及时达到10%的小目标。”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九号公司在近十年前,便以一桩“蛇吞象”的资本收购迅速打开出海局面。2015年,成立刚三年的九号公司收购了平衡车鼻祖美国的Segway公司,2015年下半年其发布了九号平衡车,到今天为止已经累计出货400万台。财报还显示,2023年九号公司的电动平衡车和电动滑板车业务营收为34.8亿元,是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毛利率达到29.45%。
这桩收购也让九号公司的出海,相对国内其他硬件公司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
4月12日,九号公司董秘徐鹏当天在谈及海外市场时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表示,Segway在欧美市场的品牌优势,让九号公司的营销推广,比如进入大的KA等零售渠道会更容易,他同时表示,除了上述收购,2016年九号公司还在欧洲成立了自己的本地子公司,“除了给当地创造就业,带来税收之外,最重要的是了解当地用户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需求,同时跟当地的供应商、包括零售企业对接,这些都不是简简单单把货物卖给出口贸易商这种模式。”他认为,虽然上述这些不像技术看起来那么复杂,但是需要时间,需要不断去搭资源。
而对于想要出海的国内硬件公司,高禄峰还建议,“千万不要盲目,什么都想下口,还是要挑单点打透,可能机会更大一些。”他以欧洲和北美市场举例称,每个国家的政策和法规都不一样,比如滑板车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面临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对应的法规要求,全部都不一样,绝对不是一个海外总监、一个海外销售就能够涵盖所有国家。
对于2024年以及更长远的下一个十年,高禄峰当天还表示,“公司仍将向着把生态做强,把红海做蓝的目标继续前进,纵向优化产品序列,而深入全球化市场仍是主旋律。 ”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