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失智伯去長照C據點遭拒 專家籲增設失智據點、避免挑軟柿子吃

参与社区据点活动有助于延缓失智退化,但国内现有超过7000个社区据点,对于失智敏感度及失智友善程度不高,甚至还「拒绝」,增加失智者内心创伤,专家呼吁政府除了增设失智据点以外,也要提升一般据点对失智友善度。本报资料照片

台湾失智症协会今举办2023失智症联合学术研讨会,针对失智者人权之维护与促进等议题进行讨论。

台湾大学职能治疗学系副教授毛慧芬说,大家对满意生活的想像,包括不需要依赖别人、可自主安排生活、做自己想做、愉快的事情,有家人、朋友、伙伴,有生产力、自给自足,对别人有贡献,要有想法动机去做,才能建立价值感跟社会认同,如果因为身体、认知功能退化而被剥夺,会逐渐荒废执行能力,自主概念、自主权、社会认同一一丧失,因此维持职能、社会互动,是健康与安适感的核心。

毛慧芬说,过去常听到失智者自己认为,「现在的自己跟以前差很多,很丢脸」,因此不想做、也不敢复能,家属也认为失智者做复能会太危险,不愿意让失智者参与复能,甚至有照顾者说,「失智者就好好躺在那边,我比较好顾,干嘛还要让他复能」,「听了很伤心」。

79岁王伯伯自公务人员退休,本身有高血压、白内障、青光眼及失智症,新冠确诊后无法行走,起初有长照专业服务协助下已经改善,长照转介基金会的低视力训练服务,让伯伯可以使用白手杖以及居服员陪伴下外出散步。不过3个月前主诉常忘记吃药、日期及星期几,再次提出长照专业服务,希望建立稳定服药的策略。

毛慧芬以上述例子来说,专业人员介入后,其实是陪伴失智者找方法,人员会观察失智者还保有什么能力、环境及家人支持度如何、药物放置位置等,陪他一起讨论出流程。

像是王伯伯需要早晚吃药、也固定用同一个水壶喝水,他早上运动后需要喝水,评估伯伯的触觉可以辨别,因此将药盒放在水壶旁,只要他触摸、摇一摇,就知道里面药物吃过了没。白天家人出门前先放白天的药,晚上再更新药盒,执行3周下来伯伯不仅记得吃药,还认为自己做得到,家属也增进信心,放手让伯伯自立。

毛慧芬说,外界应该从旁鼓励失智者,不要只是提供照顾。

过去会被质疑,让照顾者学习自己找方法是否有效,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会日前接受卫福部委托计划,执行「失智症患者与其家属之整合型长期照顾服务模式研究」,借由专业人员与个案、照顾者3方合作,依照个案状况设定目标、环境,设计个别化职能活动,调整环境,以维持失智症个案参与职能的机会。经过6次教导个案及照顾者策略,对比一般卫教方式,发现更能长期建立照顾自信与压力。

毛慧芬说,失智者已经很辛苦,要鼓励他不是劝退他,也不要轻言放弃信念,有专业人员协助下,让失智者发挥最大潜力,自主并不代表完全独立,而是及早专业介入并给予支持。

根据实证,失智长者参与社区失智据点有助于延缓退化。我国高龄健康促进活动政策推动下,111年各类据点已超过7000个,包括长照司的巷弄长照站3578处及失智据点535处;国健署长者健康促进站131处、银发健身俱乐部75处;社家署社区照顾关怀据点2818处;原民会文化健康站481处;农委会绿色照顾站67处。

而卫福部自民国106年底办理「长照2.0-预防及延缓失能照护计划」征求实证方案,内容包含六大面向,肌力强化运动、生活功能重建训练、社会参与、口腔保健、膳食营养、认知促进,为期12周,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民国111年可执行方案数共254个。经统计,8成以上都以运动、肌力强化方案为主,适用于失智前期及失智者的认知促进方案,不到10个。

卫福部资料显示,我国失智症推估约30万6039人,现行失智服务资源中,失智社区服务据点有535处、日间照顾(失智日照及混合型日照)有809处、失智团体家屋有29处,共1409个失智资源。

毛慧芬说,虽然数量多,但仍有许多人「无处去」,就像上述的王伯伯,想去长照C据点,却因视障被拒绝,甚至造成创伤。她建议政府,应该增设失智据点、提高失智据点承接意愿、提升一般据点对失智敏感度及失智友善程度、避免服务单位挑软柿子吃,劣币逐良币。

※ 有失能失智照顾需要,请拨打1966长照服务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