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政策 專家:應納高風險群篩檢

全国失智症患者近三十七万人,专家建议有家族史、三高及中风,或头部外伤、肥胖、忧郁与听力障碍等失智高风险群,纳入筛检机制,以期早期治疗。图为及早做「健脑」运动,降低发生失智症风险。记者林伯东/摄影

「失智症防治照护政策纲领暨行动方案三点○」最慢将于明年底出炉,专家建议有家族史、三高及中风,或头部外伤、肥胖、忧郁与听力障碍等失智高风险群,应纳筛检机制。医师建议,自觉老化或记忆力减退就应就医,「不是为确诊,而是防失智」。

亚东医院神经医学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兴表示,绝大部分的失智症患者系因症状严重,影响工作、生活,才会就医,接受检测评估。去年起,国际失智症相关研讨会提出「生物标记」确诊方式,借由脑部正子来了解脑部是否已有类淀粉沉积,或抽血检验,只要结果异常,即使尚未出现症状,仍可确诊为失智症。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刘建良表示,正子检查用于检验阿兹海默症,这是失智诊治的一大进展,但每次检查要价近八万元,且可能出现伪阳性问题,因此,不适合用于普筛,但可让协助临床医师诊断更为精准。

部分欧美国家针对失智症防治,启动广泛筛检计划,对于国内医界尚无共识。甄瑞兴表示,传统失智症治疗,往往必须等到「确诊」之后,才能用药,延缓恶化速度。最新趋势则是只要自觉老化,个案记忆力减退时,即可就医,如果经济能力许可,即接受「生物标记」高阶影像及血液检查,但费用高达十万元。

「及时诊断、治疗,这对失智症患者来说,相当重要。」失智症协会顾问汤丽玉说,大部分国家仍不鼓励「失智普筛」,主要考量为耗用众多资源,但效益有待验证。不过,失智症政策纲领三点○应纳入高风险族群筛检机制,例如,具有家族史、三高及中风,或头部曾受外伤、肥胖、忧郁、听力障碍等高风险族群,则可考虑筛检。

汤丽玉建议,国健署与医院于社区成立「脑健康中心」,宣导预防失智症,且安排早期问卷筛检。再者,健保署推出糖尿病共照网、代谢症候群防治计划等,也可结合失智症筛检,希望失智症政策纲领三点○能够顺利整合。

台北荣总神经医学中心一般神经科兼任主治医师王培宁认为,失智症政策纲领三点○应妥善规画共照中心、失智据点未来走向,因为失智与失能两者之间有着很大不同,让失智与长照体系更密切融合。另在医事及照护人员的训练上,加入失智照顾的进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