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不到16名学生将“杀校”!香港中小学面临生存危机…

看点 随着香港生育率不断走低,再加上移民潮的影响,适龄学生越来越少,香港许多中小学面临着生存危机。那么,是否可以将希望寄托于香港人才入境计划?学校关闭后学生和家长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橙新闻(ID: HKOrangeNews)

文丨橙新闻 编丨袁梓曦

9月2日是香港2024-2025学年开学首日,有港媒统计了最新一期《小学概览》中约500间小学的数据,发现全港资助小学班数出现大幅缩减,新学年有70间学校缩减了77班小一。

其中,学童人数较多的沙田和元朗分别缩减11班成了重灾区;

另有45间小学新学年只有1班小一,离岛有7间占比最多,北区有5间,如果仍未收到至少16名学生,将面临“杀校”。

实际上,随着香港生育率不断走低,再加上移民潮的影响,适龄学生越来越少,许多学校都在面临“缩班杀校”的生存危机。

学校若是没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学生,为了解决学额多于学生人数的问题,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此前表示会沿用“跨区重置”方法。

即将学额过剩地区(例如港岛东区及南区)部份办得较好学校重置往新发展区,这样既可以配合新区发展需要,也可以纾缓旧区学生“断崖式下跌”问题。

此外,还有不少学校选择与其他属于相同或不同办学团体的学校合并办学。

昨日,南区的明爱胡振中中学校长欧海健在商台电台节目中表示,明爱胡振中中学和位于东涌的明爱华德中书院,将会在新学年合并,在东涌继续营办,约95%南区原校生将会继续就学。

欧海健表示,两校合并最大的难度是原本的营运模式不同,胡振中中学是津贴学校,而华德中书院是直资高中书院,但两校同属一个办学团体,协调情况会较好。

整合资源、优势互补

关于今次两校合并,欧海健表示,东涌校舍比南区薄扶林校舍大四分之一,校舍合并前亦已翻新,增设了创科实验室、7人人造草足球场及排球场等设施,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越的学习环境,带来更多资源。

他还提到,胡振中中学重视创科教育,而华德中书院就注重戏剧表演,两种资源优势互补,可增加学生选择发展的方向。

他续指,华德中书院在合并前只剩下约10个中六学生,现时约9成半学生都是来自南区的胡振中中学。校方已在港岛主要地点和东涌站设置校巴服务,方便学生往返。

这么看,学校合并好处颇多,但也有声音指,合并学校的做法其实与停办差不多。

老师超额问题如何处理?

身兼小学校长的教育界立法会议员朱国强认为,现时本地学校收生不足情况严峻,如果合并办学就会涉及老师超额的问题。

朱国强

他还提到,如果办学团体没有其他属校可以合并,就需要寻求不同背景的学校,对于收生较好的学校,合并并不必要,如果两间收生弱的学校合并,也很难说可以“起死回生”。

值得注意的是,自香港优化各项人才入境计划以来,约有13万人获批“高才通”申请抵港,其中不少人带同年幼子女来港定居。

所以,很多人都把缓解“缩班杀校”的希望寄托在了他们身上。

靠来港人才子女“救火”不现实

不过, 以油麻地天主教小学(海泓道)为例,在今年约270个插班申请中,“高才通”人才子女占4成,而小一则没有取录“优才计划”和“高才通”人才的子女。

对此,校长陈淑仪表示,人才子女来港读书有机会稍为缓减缩班,但期望为学界“救火”并不现实,因为“高才通”人才子女大多于高年级插班,而非厘定“开班线”数目的小一。

朱国强则认为,人才计划有助纾缓中学学生人数下跌的影响,但对小学作用不大,因为小学收生报名要提前1年进行,但来港人才子女中幼儿园学生数量极少,部分是小五或小六来港插班。

上面说的基本都是政府和学校需要操心的问题,下面的这些更是让家长头疼——

开学消费样样贵

每逢开学日前,书簿费、校服费等等接踵而来,杂七杂八算下来,有的家庭甚至会因此花光整年积蓄。

8月30日,橙子君来到了一间位于深水埗的校服专营店外,发现这里早已挤满了在为孩子开学“冲刺”的家长。

张太

在场为儿子购买校服的张太直言压力很大,还未开学就已花费1万多元(港币,下同)。由于儿子今年刚升上中一,所以买的都是新书,还花了8,000多元添置平板方便电子教学。

她觉得,校服加书籍要4,000至5,000元,而且书簿年年都加价,将来不排除会买二手。

但现在,二手学习用品也不便宜⋯⋯

在旺角售卖二手书的马先生说,他们的顾客以基层人士或注重环保人士为主,不过今年书价上涨,由于二手书都是在原价的基础上打折,所以卖出价格也在上升。

他举例说,今年一本中文书原价300元,二手书以半价计都要150元一本。

马先生

他续称,一般中学课本需要买齐一套,以中一生新书计算:

全套购买最低需要约3,500元,如果是二手书,不算作业,1,000至1,500元左右便可买到;

若加上作业,根据学校的情况,增添500至1,000元也能买齐,而最贵一间学校新书全套购买的价格已接近5800元,二手书的价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除了面对子女开学的经济压力,还有经常接触基层家庭的地区人士认为,在日常学习上,基层家庭也需要更多帮助。

油尖旺区议员李思敏表示,坊间有不同机构在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持,例如免费托管或补习,但数量绐终较少。

她认为,一些妇女组织可以与学校合作,将托管或教育在原来学校进行,有保证亦较安全,最重要是可以减轻家庭压力。

本文图片来自橙新闻、中通社、中新社、星岛、大公文汇及网络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