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当保姆 他2岁不会讲话...开口只有「嗯嗯啊啊」

▲2岁就有「专属电脑手机,他不会讲话只会「嗯嗯啊啊」。(图/示意图,非文中当事人/ETtoday读者提供)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我跟妈妈确认了好几次,他才2岁就有自己的手机?妈妈说对。」一名男童日前被妈妈与阿姨带来早疗门诊评估医师发现他认知能力正常,但就是不会讲话,若想要什么东西,只会用手指着该物品,发出嗯嗯啊啊的声音,转而询问家长,才发现他有专属的电脑与手机,平时在家都与妈妈各据一角滑不停,长年零互动自然也丧失语言能力。

收治该名案例马偕儿童医院小儿神经科主治医师陈慧如表示,现代人生活繁忙,加上3C产品普及,家长常用电子保姆照顾小孩,殊不知无论再怎么好的教学软体,都只是「单向互动」,只会加强孩童认知能力,却无法刺激语言发展

▲马偕儿童医院小儿神经科主治医师陈慧如。(图/记者严云岑摄)

陈慧如说,婴幼儿预防注射门诊是最好的发展评估时间点,但许多家长往往忽略孩童不同时期「应有的水准」,而错失语言发展迟缓或认知功能障碍问题,一旦错过3岁前的黄金治疗期,矫正成效就大幅降低;若在6岁前未及治疗,上了小学可能出现学习障碍,变成过动儿机率也会提高。

要如何分辨孩童是否有发展迟缓问题?陈慧如提到,可从语言与行为2层面区分。正常情况下,1岁半孩子会说5个单字,2岁就能学会50个单字且能讲出短句表达需求,3岁则能说出完整句子;行为方面,1岁半应会放手走、2岁就要上下楼梯无障碍。若发现孩童到上述年龄,在语言或行为上有些许落差,就要考虑介入早疗。

▲马偕儿童医院在儿童节前夕举办「早期疗育中心成果宣导活动」。(图/记者严云岑摄)

该名2岁男童的母亲虽然在手机上下载了巧虎影片与儿童游戏软体供其使用,却因长期缺乏与真人互动,丧失语言能力。在发现问题后,早疗团队已安排他上每周1次的语言训练课程,并对家长进行卫教,要妈妈少滑一点手机,多故事小朋友听,并约定半年后回诊,视进步程度重新调整疗程

「若家长愿意配合,小朋友通常在3个月就会有显著进步。」陈慧如提到,先前她也收治过一名2岁3个月的女童,只会讲「爸爸、妈妈、要」等5个单字,自从妈妈辞职回家每天陪女儿讲话、说故事后,终于开启了「仿说」的动机,与人互动的情况已大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