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大陆 台青创业才有味道
大陆昆山两岸青年创业园提供的创客空间,初期由园区培训3至6个月,并由导师协助成立公司。(记者陈建瑜摄)
台湾年轻人到大陆寻觅商机,试图创业,大陆昆山高新区台商投资办公室主任何蓉蓉27日表示,台湾年轻人不能凭借大陆青年政策创业,必须先了解大陆市场需求,「创业才有味道」。她长期观察台湾年轻人到大陆创业问题,多半出在「不了解大陆」,加上台湾年轻第二代较第一代积极性、上进心不足,不像过去的台商有扎稳基础才前进大陆创业。
据悉,鸿海集团富士康在大陆昆山厂转型由机器人代工,迈入工业4.0,员工数锐减,目前部分厂区将首度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由郭守正打造「三创」数位园区,位在昆山两岸青年创业园附近。
积极性、上进心不足
中国大陆众多产业园区多由国家主导形成,但何蓉蓉表示,昆山两岸青年创业园借以往的制造业基础,加上台商聚集众多,自然形成的产业聚落。昆山积极将园区打造成「玉山驿站」,即台湾年轻人到大陆创业的「第一门户」。
谈及两岸年轻人的相异之处,何蓉蓉说,多次前往台湾发觉两岸年轻人创业气氛高涨,不过,相较之下,台湾年轻人的积极性、上进心不足,加上对大陆市场的不了解,难以成为创客。此外,她认为,两岸产业发展不同,80年代的台湾第一代企业家到大陆,多以制造业迁移,原本在台湾已有基础,但台湾第二代年轻人现在除面临产业型态不同外,也较第一代无法吃苦耐劳。
赴陆企工作累积经验
何蓉蓉提醒,台湾年轻人若是冲着大陆创业青年政策前来,「会被害死的」。她指出,创业是非常艰困的,需要先做好功课,了解大陆市场的需求,如此「创业才有味道」。她也强调,创业不见得都是成功,必须容许失败,建议创业前可先到大陆企业工作锻炼、或在大学时期多参加大赛,累积经验。
昆山两岸青年创业园提供创客一个联合办公室,让仅有1至2位的创客,能够在园区安排的导师协助下,顺利创业,并与当地产业连结。何蓉蓉表示,园区总共开放7个项目给台湾年轻人,像是农业,由台湾第二代培育兰花及养殖乌鱼子。另外一位台湾年轻人10年前独自来到大陆,开设咖啡店,希望打造咖啡培育平台,不仅是卖咖啡,还要培训卖咖啡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