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票房突破50亿,电影产业回春在望
随着暑期档的到来,全国影院营业率逐渐上升,电影行业呈现出回暖迹象。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止至7月30日2022暑期档(6月1日-8月31日)总票房突破50亿元。中金公司在8月1日也表示,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行业自暑期档逐步回暖,渠道端国内影院营业率自6月起基本维持在85%,预计电影行业下半年常态化恢复与提质升级并行。
7月22日由沈腾、马丽主演的《独行月球》在预售开启的两天时间里,就达成了1000万的预售票房,对此猫眼也预测其最终票房达44.1亿元,或给出品方中国电影、阿里影业、猫眼娱乐及联合出品方、发行方及头部院线公司带来业绩弹性。
随后7月29日上映的《独行月球》,仅用三天票房就达到10.57亿元,位列暑期档第二名。目前《人生大事》暂居暑期档榜首,档期票房为16.42亿元,第三名的《侏罗纪世界3》档期票房为10.53亿元,排名前三的电影都突破了十亿的票房,由此也印证了行业逐步回暖的迹象。
2016年到2019年,受到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全民收入水平与人均消费水平持续提升的影响下,全国院线票房市场如火如荼,各种国产大手笔制作层出不穷,我国电影行业进入黄金发展阶段。
然而自2020年起,票房和电影制作产业链受到严重影响。2020年国产影片仅有301部,下游电影院冷清,上游制片方不敢投钱,整个行业都处于低谷。
到2021年,尽管电影市场仍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行业整体还是呈现出逐步恢复的趋势,据《2022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电影市场各类电影片产量、票房、银幕数、观影人次持续保持全球第一,均恢复至2019年的65%以上。2021年影片总产量达740部,新上映影片数量达481部,票房过亿的达43部,银幕总数达82248块。
尽管2021年数据乐观,但和过去产业高峰期的数据相比仍有差距,主要档期的全国观影人次只是2019年的70%左右;非档期时段仅有2019年的50%左右。一方面是因为影院要求座位之间空一座来控制观影人数;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多数影片上映时间不固定,片方及影院出于盈利和减少损失的目的,在一些热门影片的主要档期上提价,导致了客流量锐减。
此外据电影行业市场分析数据显示,相比于2020年,2021年十家上市公司中,中国电影、万达电影、上海电影、横店影视四家实现了盈利,华谊兄弟、北京文化、金逸影视、幸福蓝海、文投控股五家实现了减亏。整体来看,十家上市公司2021全年净利润合计亏损约15.57亿元,2020年这十家公司的净利润合计亏损约140.2亿元。
从今年来看,尽管上半年受各种因素影响行业状况不佳,但随着影院逐渐复工复产,以及消费者对于精神消费的庞大需求下,电影制作与院线票房市场的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迹象。
《商务部等27部门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有序扩大电影等领域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口”的政策,以及7月28日证监会网站公示的博纳影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请获核准的消息,都为行业“回暖”提振了士气。
值得一提的是,回顾过去几年的暑期档,2020年《八佰》凭借两天超6亿的票房业绩杀出重围拯救行业于水火后,前几年的暑期档冠军普遍出现在下半场,如2015年的《捉妖记》、2017年的《战狼2》、2019年的《哪吒》等。
截至今年7月29日,自暑期档破50亿后,全国院线电影总票房(含预售)也正式突破200亿大关,虽然距离去年的470亿元还有一定差距,但总体仍然呈现出向好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