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人物-关于寻找 苏童给你好故事
久违的小说家苏童,近日端出新作《河岸》,苏童自小生长于长江边,河流就是他的乡土,新作中融会了他与「河」有关的成长经验,他说这是他最满意的作品!
20年前,台湾的出版市场上来了一批坚实的小说作品,苏童、余华、莫言、王安忆等大陆中生代作家,以他们丰沛的创作力及背后庞大的故事仓库,刷新了台湾读者的视野。其中,苏童的《妻妾成群》(远流),被导演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而蜚声国际。即将在台推出新作《河岸》的苏童,谈起这段辉煌往事,笑称这是他与台湾读者的「蜜月期」,「那竟然也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了!」他尤其感念当时远流文学线主编陈雨航,将他的作品带入台湾。
只有个人叙事可以依赖
《河岸》长达20万字,以70年代少年库东亮的视角,描述文革时期一艘流放船在河上和岸上的故事,成长的烦恼与历史的荒诞不经,形成了库东亮的残酷青春与灰色记忆。整部小说扣紧河与岸、父与子、现实与历史、青春与成长、放逐与救赎,苏童说,「《河岸》的叙述目标很庞杂,但可以简单地概括成一个很不新鲜的主题:关于『寻找』。」
苏童出生于1963年,正好避过了大陆「知青一代」作家的生活,却赶上了70年代文革后期的社会。这段时期日常生活中的政治暴力依然强悍,但不是暴风骤雨式,而是间歇性的「运动」,强度减弱,节奏则有张有弛。他发现,很多人共同处在一个时代悲剧中,个人的命运不管如何独特,其悲剧性却出奇地类似,因此,70年代的故事并不好讲。
写作过程中,他体悟到,「历史是不好依赖的,只有个人叙事可以是依赖、真正独立的,我正是在合理利用这份独特的权利。」他把自己定位为那个年代的游荡者与观察者,从一个少年局促的世界出发,希望可以抵达意外的终点。
80年代在文坛刚崭露头角时,苏童被冠上的头衔就是「先锋派」。当时大陆的文学评论界甚有「先锋文学射雕五虎将:南帝苏童、北丐洪峰、东邪余华、西毒马原、中神通格非」之封号。而今,苏童诚实自剖:「年轻时血气方刚,所有的创造都源自一种破坏欲,破坏已有的文学格局。」
他比喻,文学界犹如一片海面,不一定有风浪,但始终有潮汐。先锋派无论在艺术上有什么独特诉求,他们都是在所谓的主流中逆向而动,并且振臂高呼「我在这里!」苏童谦虚道,年轻时的确从先锋派这只大汤碗里食过一杯羹,写出《1934年的逃亡》、《罂粟之家》,但从《妻妾成群》开始,已经放下先锋这只大汤碗了。
苏童坦率地说,《河岸》写得很传统,没有多少先锋色彩,「但一部小说,终归是一部小说而已,它流露什么样的观念,有什么样的文本意义,都要交给他人,作者自己的表白不算数,最终都会石沉大海。」
对作品诚实
写作之外,苏童擅品酒,据说能喝一口就分辨出葡萄酒的产地,想来生活颇有情调。但他却这么说自己的生活:「除了必要与不必要的旅行,我基本上是宅男。」他打趣说,酒是在工作完毕以后喝的,当然,如果先喝了,通常也就不工作了。
苏童一直居住在市井环境里,写出《妻妾成群》而声名大噪时,有天邻居看到他照片上了报,才惊讶说:「原来你是个作家!」邻居对他的印象一直都只是「一个力气蛮大的男人」而已,因为他经常扛着20斤重的米走过社区。
几年前,写出改编孟姜女的历史长篇《碧奴》时,苏童曾说那是他最满意的作品。现在,《河岸》面世,苏童改说,《河岸》是他认为最好的作品。苏童说,「我的结论都是诚实的,说不定5年后我又写了一部长篇,又说是最满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