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背叛了两蒋?--选民加油!(上)
老番薯
这篇文字本想用「拒绝挺马」为题,但思考之后觉得有失狭隘,所以改了题目。先作声明,咱是正蓝,不是深蓝亦非浅蓝。先父十七岁加入国民党,直到辞世,有六十四年党龄。当年逃难,先父负责掩护同志撤退,咱一家避走不及,直到三九年才辗转抵港。羁留调景岭期间家父还曾接指令潜返武汉执行任务。咱全家党性坚贞,无容置疑。
这里特意略过蔡小英,因为绿营摆脱不了「独」这块神主牌,然而小国,特别像台湾这样的小国,「尊严」必须寄生于大国的「好礼」。放眼世界,根本找不出一个好礼的大国,这种没有尊严的「独立」,咱以为不足与论英雄。
旅居国外多年,今年十月,乘着百年国庆的兴回了台湾一趟。眼见台湾进步,让我很有回国定居的冲动。但也同时看到一些不以为然的现象。最令人担心就是台湾媒体那种政治热,政论节目泛滥得难以想像。名嘴们明明立场鲜明,却竭力表演客观持平,情景显得可笑无比。民众在这样环境里只能从政论节目看「热闹」,想窥出点门道几乎不可能。媒体如此误导民众,肆意撕裂社会,是相当恶质的!
这篇文字,既然想要贴在网上就是希望它广被传阅。但因为略为嫌长,所以盼望您耐心的读完。
容咱细说从头:
李登辉不是「你等会」!
台湾政治的「乱」始于蒋经国死后,第一个致乱的话题就是质疑李登辉接班的合法性。坊间传闻,李登辉接班乃是蒋的一句「你等会」之误,依此推论,蒋属意的接班人并非李登辉。这实在是个很荒唐的推论,低级的谣言,比诸「传位十四子」更无稽。
蒋经国拔擢本省籍人士的用意非常明显,国民党想在台湾扎根,必须让本省人在政府里分享权力,不能被少数外省权贵把持。蒋举用过的台籍官员有谢东闵、张丰绪、林洋港、李登辉、邱创焕、连战等多人。对这些台籍人士,蒋在培养过程中派任要职,藉之历练考验并做观察,其中被提升为副总统的仅有谢东闵和李登辉二人。而李登辉更是蒋经国掌行政院后才入阁任政务委员,此后十二年间历任台北市长、省主席,直至副总统。显而易见,李登辉是小蒋刻意培养的接班人无庸置疑。只不过在中国人的政治环境里,职位接班并不等于权力接班,蒋经国可以让李登辉继承他所有的职位,但蒋的权威李却无法继承,这使得他担任党主席期间倍感艰辛。
蒋经国的接班计划须要长期布局,漫长的过程足以让所有国民党高层都能明白他的心意,因此日后虽然有人试图阻挠李代理党主席,但在宋楚瑜公然表态拂袖而去之后(纵然郝柏村策曾经批评他「突兀」),满座党国大老也不得不响应当时资浅位卑的宋副秘书长,终于让李登辉顺利代理党主席。
谁背叛了两蒋?
蒋的接班计划并不难读懂,但在既得利益的权贵却万难接受,因为在蒋的计划里,他们将是被剥削的一群。蒋在世时他们必须隐忍,蒋过世了他们自然要发作。回顾小蒋死后台湾乱局,你会无可避免的去试图解读蒋布局背后的用心。
两件事比较值得注意,一是蒋看中李的一个重要考量,竟是因为李「缺乏背景」。另外,在众多被蒋简拔过的本省籍人士中,曾经最出风头的林洋港竟无幸成为副总统。很显然的,蒋没有考虑让林接班,可见林在考验观察的过程中没有过关,他被蒋淘汰了。
林洋港被蒋经国淘汰的原因虽然当时不得而知,但随着他日后的挑战李登辉竞选总统就不难一目了然。林洋港曾经两度竞选总统,第一次副手搭档为蒋纬国。这一次蒋孝武表态反对,非常不留情面的批评了蒋纬国,随后媒体更披露蒋纬国身世,这使得非主流利用蒋纬国企图打的蒋家牌立告作废。林蒋配最后以退选而终。林洋港第二次挑战李登辉的副手搭档是郝柏村,这一次林郝以大幅票差败选。在此之前,郝为了争取与政,毅然自解军籍,几经周折,当了不到三年行政院长,终于在这次败选后被屏除在李登辉政权核心外。
这两次竞选过程显示,小蒋死后台湾政治环境起了颠覆性的变化。第一,领导执政不再是外省人的专利,社会上一般认同,参选总统名单中本省籍人士「不应该」缺席;第二,蒋纬国、郝柏村都在国民党内拥有比林洋港更庞大而且根植的权势,但选举时却甘于区居副手,可见他们自知参选的正当性不足;第三,军人干政在民主政治环境下是不被民意支持的。
蒋、郝二人除了都曾是林的竞选搭档外,还有些共同之处:他们都是外省籍、他们与本省人多数的主流社会相对陌生,而且,都想掌权。省籍本身不构成原罪,与本省人普遍大众疏于交流也无可厚非,想要掌权更是人情之常。但是,民主社会里,当你脱离大众而又企图掌握权势,那就是极端的罪恶!他们的做法显然违背蒋经国遗愿,他们曾经倚赖蒋家政权而生,而现在则是蒋家的叛徒。
国民党不可信,马英九不可期!
蒋经国改革政治让台湾社会明显进步,发展得极具「台湾特色」,但是他的计划在国民党内却功败垂成,国民党依然陈汤老卤,充满人治为本的「中国特色」。李登辉登位之初,因为缺少如蒋般的威权,执政颇受掣肘。然反李势力虽大,幸而蒋家还有孝武能够替李背书,孝武的表态很清楚说明,「主流派」才是蒋经国路线的正统,而「非主流」则是觊觎两蒋在台湾经营数十年成果的鼠窃。
蒋孝武支援李登辉不仅只为护航,自然还附有监督的意义。可惜他英年早逝,在李登辉正式就任总统后不久突然猝死。没了孝武,李登辉执政顿失靠山,当然,对李的权力也失去了制约。
此后,李登辉在与非主流血淋淋的斗争中渐失准舵。蹊跷的是,李的路线容或有可议之处也是在他执政后期,而李的形象被绿云垄罩却是在蒋经国死后几乎立即发生。如此媒体渲染加上街头耳语的配合,长时间在大众心中塑造形象,导引社会的误解,这必须是一个拥有庞大宣传机器的团伙才可能做到。
有人称赞李登辉权谋高,其实未必,李在与非主流的斗争中显然未能胜出。一个曾担任总统并兼党主席十二年之久的人,下场居然是「驱逐出党」,这是在相当低能的人身上才会发生的事。李的「惨败」一方面固然是他不具足够的权谋与非主流拼搏,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难以抵挡独派对他推崇殷盼之诱惑,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他「缺乏背景」,人脉不足,这在深具「中国特色」的国民党内是难有作为的。从这个角度去观察,就不难理解李何来「外来政权」之叹了。无论如何,坚持中纯的改革路线是对一个人智、仁、勇的综合考验,或许它过于严苛,但李登辉显然没有能通过这个考验。
马英九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选择了与非主流配合,借着形塑出的清新,坐上了旧势力安排的花轿,风光的成为政坛新星。可惜马过于注重形象而乏清晰的理念,所谓慎谋能断,理念模糊之人必乏明断决策之能,决策不明断令马的执政不时露出难以掩饰的无能。人称美国是好莱坞式的民主,这话乍听像笑话,但却含深切的悲哀。官商勾结的政府难逃金权政治的宿命,在这样结构下,台面上只有亮丽的明星,容不下认真做事的「硬里子」。美国金权政治已然积重难返,而台湾民主偏偏万事皆宗师美国,这种好莱坞文化在国民党尤为明显。
国民党从蒋经国死后一直未出现强而有力的领导中心,亦不曾推出过实干的台面人物。马英九的形象为残余非主流提供良好的掩护,而马也藉彼等得到梦寐以求的虚名与权位。然而若将马英九与郝龙斌相比,你会觉得郝更比马幸运得多。因为马的权力是得自职位,权力将随任期届满消失。旧权贵的力量却是来自盘根错节的人脉,它能代代相传如同世袭。国民党在如此氛围下执政,自然只会坐地分赃,岂有可能造福桑梓勤恳服务。当年闹三月学潮,蒋孝武曾经严厉批评过国民党,说国民党是「有选票而无选民」。这话如果认真推敲会教人不寒而栗,没有选民,选票从哪来的?怎么来的?不堪琢磨啊!
●作者老番薯,旅美侨胞,长居南加州圣地牙哥近30年。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