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他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说服自己!逃避前先厘清问题的症结点
文/人物志
人与人之间,无论是对话、沟通、聊天,只要是面对面的谈话,抑或是透过文字讯息,好像总免不了或多或少的「争辩」。站在以自我为核心的位置上,想要说服他人认同自己的想法,确实是情有可原的。
然而,当雄辩过多时,不仅身旁的人会觉得:「有必要这么认真吗?」自己也会在无形中成为一个爱争辩的人,抽丝剥茧之下,造就个人习惯性辩论、总要讲到赢的原因是什么呢?有时候,先认清自己和事情的本质,往往比无谓的激烈言论,还来得有意义。
▲每当谈论到某个敏感话题,某些人就会不断地用同样的说法、一样的理由来说服听者。(示意图/Pexels,下同)
自我保护的某种机制
相信,大家身边总有过几个这样的人,每当谈论到某个敏感话题,或者是对方极度在意的「点」时,他就会不断地用同样的说法、一样的理由来说服听者:「我这么做是不得已的喔,因为怎样怎样,所以我只好这样那样。」
强烈的解释和重复性的说词,时常让听者感到困惑。换言之,会一直用同样的借口来说服别人,某种程度上便是在掩饰恐惧,而这份恐惧极有可能还是自己还无法面对的,导致只好搬出一套「千篇一律」作为自我保护,甚至是维护个人在他人心中形象的一种机制。
问题究竟是出在哪里呢?
那么,假如今天自己就是那个喜欢争辩的人呢?
诚如上述所言,在自我保护的机制下,人们会习惯躲在安全的庇护所内,类似活在个人的世界一样,将他人的耳语和建议都摆在一边,只管相信眼前认定的一切,即便心里很清楚知道哪里怪怪的,还是一昧地自顾己见。
但是就算如此,问题还是存在,终究还是没有被解决的一天,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勇敢面对心中的结。当然,说来容易做来难,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必须面对的课题,不过至少我们知道问题的症结点在哪里,正视之后,理解「有件事等着我处理」,自然就会有朝下一步迈进的动力。
说服不是不对,只是要言之有理;说服不是不好,只是要有凭有据;说服当然没关系,只是不要为了说服而说服。人人都在自己的时区上,过好每一刻当下,将发生在眼前的问题一一拆解、圆满,便已足够。
延伸阅读
「表达想法,是生存之道」在任何关系中都要练习:没有人,能一直理解你隐藏在心底的情绪
「真心爱自己,才能对人生感到满足。」《给我 40 岁的女儿》:接纳原本的自己,持续尝试让人生更加有趣
※本文由人物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