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正义沦为乡愿?李茂生:保护弱势而怀疑拥权者
▲ 李茂生批评司法风气竟沦为乡愿,为保护弱势而怀疑拥权者。(图/《ETtoday新闻云》资料照)
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在脸书上刊登其为作家陈昭如新书《无罪的罪人》所撰写的推荐文,文中提到,80年代的司法表现出对社会下阶层人士的轻蔑,但现在取而代之的,则是对于弱势者的保护与对于拥有权势者的怀疑。在正义之名下,刑事诉讼的原则已经极度地卑微。
《无罪的罪人》一书提到某件智障女童性侵冤案是如何铸成的,包含社会上对「狼师」的先入为主标签思想,学校性别平等委员会调查报告的错误记载内容、警询笔录中的诱导讯问、未审先判的精神科医师鉴定报告,更严重的是,无视证据瑕疵而直接采用的检察官与法官。因此本书塑造出无罪却被定罪的无辜「许老师」。
李茂生教授在脸书中一开始就提到,「任何法律人只要看过这本书第一个感觉应该是不舒服」。他提到了本书案例中诸多不合理的错误,以及不符合刑事诉讼精神的侦审过程;最后在社会上先入为主的「狼师想像」,造成了此等冤案,「如果不留意的话,很有可能会在诱导、以讹传讹的情况下,由众人创造出被害人的记忆,并架构出一个非常写实的犯罪事实」。
另外李茂生也提到了司法风气的转变。他说,80年代发生的苏建和三死囚案,当时反映出「司法对于社会下阶层人士的轻蔑」,如今,这种趋势已经不复存在。不过,取而代之的,则是对于弱势者的保护与对于拥有权势者的怀疑。本案的当事人就是符合了这个趋势。为了防卫社会监视社会下阶层人士,与为保护弱势怀疑拥有权势者,这都是正义的表现,但在正义之名下,刑诉的原则是极度地卑微。社会上乡愿的风气,影响到法官的判断,忽视了刑事诉讼最基本的原理、原则,最后法官为了不要被贴上「恐龙法官」的标签,昧着良心,作出有罪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