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方塊/衣to衣循環 打造淨零經濟
净零碳排示意图。 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及策略」中,纺织被列为重点净零转型产业之一。根据BBC报导,每年全世界生产1,000亿件衣服,其中高达57%会受到土地掩埋,这意味着超过570亿件衣物,会因材质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自然分解时间。如聚酯纤维,其分解就需要高达450年的时间。
然而,经济部产业技术司指出,聚酯纤维是服装产业中使用最广泛的原料,约占全球纤维总产量52%。更令人担忧的是,2021年全球聚酯纤维的总使用量统计约为5,700万吨,但仅有15%的聚酯原料来自回收再制,其中99%来自PET宝特瓶,而非纺织品,而后者的产量正在迅速增长。
纺织品持续扩张,除了被掩埋的衣物量可观,影响土地空间与环境,废弃衣物流向也存在问题。其中有25%会被焚烧,10%面临降级回收,最后只会有8%进入二手衣市场,有机会再次被利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源头着手,思考如何让有限资源不再被过度开采。透过让废弃衣物能够100%再生成为一件全新成衣,达到所谓「衣to衣」的循环,方能有效减少碳足迹并降低废弃物的产生,循环经济将是纺织业达成永续商业模式的最终目标。
纺织业如何从线性经济转向循环经济?
过去我们「开采—制造—消费—抛弃」的线性经济模式,已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冲击。要让纺织业的商业模式获得永续转型,关键在于让产品的生命周期转换为「制造—使用—循环」真正实现衣to衣的循环再制,如此便能减少资源开采需求,避免污染与废弃物的产生。
循环经济是兼顾经济活动与环境生态的商业模式,对于需要大量原料、废弃物也不胜其数的纺织业而言,更是突围关键。
如同垃圾分类需要将纸、金属、塑胶等分开丢弃的道理,不同纤维材料要被持续运用,回收阶段势必要将不同材质进行筛选和分类,本身也是一项技术和成本上的耗损。
因此,布料就须采用材质单一化来进行织物设计,在成衣阶段也因应「单一材料」的设定,如扣件、缝线等副料,也须采用单一材质,让产品在生命周期结束时直接进入再生处理程序,作为新的成衣原料被循环使用,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同时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实现产品的可循环性。
纺织产业正面临永续革新,也是为了回应各大企业客户提出的绿色采购目标。
例如,企业客户每年都大批订购的团体制服,若能依循循环经济策略,帮助客户建立循环供应链,实现纺织品资源的最大化和循环利用,来达到永续创新和企业采购的双赢策略,其中有三大好处:
一、0%生产污染。使用循环经济策略意谓着无须不断开采新原料,原料从废弃品而生,能有效减少石油提炼。
二、0%焚烧污染。无需焚烧旧衣服,衣物汰换回收后可重新进入循环产业链,能够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一件100%导入循环计划、使用回收材料再制的男装短袖Polo衫为例,能显著降低58%的碳足迹。
三、增添企业永续形象。让品牌与永续理念并肩前行,如今已有众多企业为绿色采购做足准备,纷纷在制服采购时导入永续策略,包括:新光产物保险、远雄海洋公园、台新金控、台湾三元能源科技(台泥企业团)等。
想要解决废弃物不断暴增的现况,企业需要选择具备循环经济理念的供应商伙伴,以此减少能源耗费,实践经济效益与永续发展。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