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納克五大敗筆:英國當代最年輕首相,如何成為「難以名狀的失敗」?
英国首相苏纳克缺乏核心信念、许多决策模糊失准,曾被卫报批为「难以名状的失败」(inexplicable failure)。 图/路透社
一开始,这只是一个揣测。在苏纳克(Rishi Sunak)就任英国首相之初,比较敏锐的记者就已开始低声地说:「会不会,他其实不太知道要怎么当一个政治人物?」而他就任一年半之后,全国不分立场的政治评论者已几乎都有共识:天呀,苏纳克真是个拙劣的领导人。
不同于前一任首相特拉斯(Liz Truss),苏纳克并无重大政策错误导致市场恐慌;也不同于再前一任的首相强森(Boris Johnson),他也没有因为谎言一再被揭穿而终至信用破产。相反地,苏纳克的拙劣在于让人「找不到重点」。在他上任之初,由于两任首相接连失速跌落政坛,加上不当撙节的恶果陆续浮现,保守党早已民调低迷,即使如此,苏纳克个人的民望并不太差;但一年半以来,他不仅没能拉擡党的声势,自己的个人支持率反而下降到跟党一模一样的水准,现在满意度双双仅有2成,不满意度更都频频突破7成,显示选民逐渐看不到支持这个人的积极理由。
或许,这印证了政治终究是一门专业:过去一直担任对冲基金经理人的苏纳克,2014年才开始从政,而且一下就空降安全选区,2019年之前也并未担任显眼的职位,是因为2020年首相强森削弱财相权力,原任财相拒绝配合,强森才直接提拔这位缺乏政治实力、「不构成威胁」的后起之秀担纲大位,意外让苏纳克在疫情期间成为负责宣布纾困措施的政治人物,一时间民望大幅上升,但终究没有受过足够历练及检验。(延伸阅读:英国保守党的激情苦果:失控的好斗派与撙节政策,大选未选先输?)
英国7月4日将举行国会选举,保守党几乎已经笃定无法执政,然而苏纳克的首相「年度考绩」,仍然值得所有政治关注者借镜。以下正是苏纳克上任以来的5大「乌龙球」精选,从不同角度切入,足以呈现一个让人「找不到重点」的政治领导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022年8月,苏纳克与特拉斯同台竞选保守党党魁。 图/美联社
▌乌龙球1:面对问题前任,逃避既可耻又没用
「我不想影响其他议员的判断。」2023年6月,跨党派组成的国会委员会发布报告,一一列举前首相强森在哪些时刻对议会说谎;依程序报告须送全院表决确认,但在这场极受外界关注的表决前夕,首相苏纳克面对记者追问仍回避表态。隔天,他的发言人突然宣布他「早已另有行程」,将缺席该场表决。但这项议案本就一定会通过,除了在野党普遍支持,保守党也有约三分之一的议员投下赞成票,反对票只有7票而已。
既然如此,苏纳克为何找借口躲起来?因为他始终逃避处理他与前任首相的课题。苏纳克对于调查内容并无实际质疑,却不敢支持委员会对前任的谴责,于是选择逃避。
苏纳克因此错失了定位自己的好机会:唯独他带头投下赞成票,并鼓励党籍议员也这么做,才能宣示强森的违法乱纪已不能代表今日的保守党。在上任第一天,他依循传统在首相府前发表演说时,最被关注的句子正是「在每个层级,这个政府都将诚信、专业并且负责」,无非是企图宣示在强森的谎言(和特拉斯的暴冲)之后,他将重建人们对保守党在伦理和能力上的信任。然而,不断逃避划清界线的后果,却让他从未成功建立这样的品牌定位。(延伸阅读:谁让「顽固强生」下台?引爆英国保守党怒火的诚信风暴)
那么,苏纳克有成功守住「皇城内的和谐」吗?姑且不论当时仍愿意负隅顽抗的亲强森派议员其实占少数,更重要的是,这些议员和他们的媒体圈盟友也绝对不会领情。毕竟,当时正是由苏纳克开第一枪,启动内阁离职潮,才迫使强森不得不下台,深仇大恨没有那么容易消解——只做半套的苏纳克,最后谁也没能讨好。
北爱尔兰街道上,描绘保守党连续三任首相的街头绘画。 图/美联社
▌乌龙球2:扯后腿的人,还给他更大的舞台?
英国广播和电视新闻台长期都奉行「不偏不倚」(due impartiality)的原则,在合理范围内考量各种不同观点,也不可以让特定立场「畅行无阻」、不受挑战,整体而言不能在重大社会争议上「选边站」。但新创立的GB News是例外,屡屡邀请文化战争派的右翼政治人物主持节目,议员安德森(Lee Anderson)就是其中一位媒体新红人。而就在2024年2月一场节目上,安德森在摄影棚内慷慨陈词,援用网路上毫无根据的阴谋论,宣称巴基斯坦移民背景的伦敦市长已把伦敦「移交」给了「他的伊斯兰主义好伙伴」。(延伸阅读:保守党灵魂之战?英国内阁改组,首相无力驾驭的「文化战争」)
英国保守派政治跟美国不同,保守党领导人普遍会在第一时间谴责这类说法是无端挑拨种族仇恨,并且立刻开除党籍,早在60年代就有这样的案例。然而,苏纳克就连面对一个菜鸟议员,都能再度发挥「做半套」的专长:他知道自己必须要求安德森为「不当」的言论道歉,但又始终说不出「哪里不当」,不肯谴责安德森的仇恨言论。更显荒谬的是,最后安德森仍不愿就范,叛逃到极右翼小党,进一步为苏纳克带来多日的负面头条。
但这位右翼阳春议员的高能见度,部分还得归功于苏纳克本人。安德森一直以来都有许多争议言行,包含指责穷困家庭不会理财才需要那么多救助,不然一个人一天吃饭应该只需要30便士(约12元新台币)就已足够;或者表示自己将拒看国家队足球比赛,只因不满英格兰男子队集体表态支持种族平等。但是,苏纳克为了向文化战争右翼示好,仍招揽这名言行不受控制的媒体红人担任保守党副主席,却依旧没能换得安德森的忠诚。今年1月,安德森就已经辞任副主席,以展示自己在难民议题上比政府强硬。
安德森一案并非孤例:苏纳克还任命一名曾因为外泄政府机密遭开除的政敌担任内政大臣,却只换来这位文化战争派的布拉弗曼(Suella Braverman)不断发言扯自己后腿,最后还是不得不将她开除。
诚然,政治需要妥协,前首相梅杰(John Major)对此有一句粗俗但经典的类比:「我宁可这些浑蛋在我的帐篷内往外撒尿,不要他们在帐篷外往内撒尿。」苏纳克显然无法分辨跟哪些人妥协才有意义,不断把「浑蛋」找进他的帐篷,眼睁睁看着他们在里面撒尿,撒完后又一走了之,只得自己收拾残局。
安德森指控伦敦市长勾结伊斯兰主义者,保守党已与其切断关系。图为今年1月苏纳克与安德森一同造访某处国小。 图/美联社
▌乌龙球3:反反复复、随波逐流的失败定位
2023年11月的一天,各家电视台记者都在首相府外连线直播。后来一则广为流传的影片中,黑头车车门打开,电视台主播和政治组副主编一女一男同时难掩惊讶,大喊:「David Cameron?」,而在画面之外,影片也收进另一名记者的立即反应:「What the hell?」
前首相卡麦隆(David Cameron)之所以出现在唐宁街,是因为苏纳克被迫开除布拉弗曼之后,由于「蜀中无大将」,选择邀请他回锅担任外交大臣。这个决定未必是一颗乌龙球,问题在于,苏纳克在一个多月前才在一场重要演说中试图重新定位自己,宣示他代表的其实是「改变」,使命是要「挑战30年来政坛已彻底失败的『共识』」。但短短5个礼拜后,他却找了曾担任首相6年且领导党11年之久的卡麦隆回锅,只好也立刻假装这个新定位不曾发生。
苏纳克之所以上任一年后还需要重新定位,背后主因正是他主打「诚信、专业、负责」完全没有说服力,民调持续低迷,情急之下选择「重新启动」,摇身一变要「推翻旧思维」。为此他还正式停建经费超支的第二高铁北段建设案,甚至攻击起两党原先本有共识的环保政策。
而这同样毫无效果。如一位政治评论人所说,苏纳克仿佛以为只要找到一道咒语、一组正确的标语或政策立场就能拯救他,但对曾支持保守党的选民团体访谈显示,随波逐流反而让选民认为他「软弱」、「不值得信任」、「毫无存在价值」。毕竟,领导人必须领导,而非追着选民跑,最后反而只让大家怀疑究竟要他何用。
▌乌龙球4:毫无「指标性」政策成就?
而在与上述强调「改变」的同一场演说中,苏纳克也宣示推动另一项政策:逐年提高合法吸烟年龄门槛,打造无烟世代。此一政策在英国确有许多人支持,来自公卫、医疗等领域的专家陆续表态肯定,多数保守党议员也愿意支持,连反对党的领袖也表示赞同。按照《金融时报》知名专栏作家兼编辑的形容,票数绰绰有余,等于已把游戏难度调到最简单的「休闲模式」。
但苏纳克居然还是失败了——,原因纯粹是政府推动法案的步调太过从容,过了七、八个月还只在议会程序的前半段,他又决定提前选举,这个法案就此胎死腹中。确定无以为继之后他还公开自我安慰,表示光是抛出提案就足以证明他是有长远思维的领导者,「我就是这样的首相」,那位专栏作家忍不住嘲讽:是的,当苏纳克想做一件事,且自家政党和反对党绝大多数议员也都支持,他也还是靠不住、做不到——他就是这样的首相。
整体而言,苏纳克的政府虽然经常和跟反对党互骂,也三不五时把文化战争议题、移民议题拿出来炒作,但在尘埃落定之后,却始终难以跟公众说「我当时做出这个承诺,而我真的做到了」。
当然,苏纳克确实两度「有感」砍税,但选民普遍不买帐。毕竟,民众普遍认知到财政困窘,各项公共服务急需用钱,所以超过半数认为选后税金会重新提高。更何况,如果真要主打降税,在第二度砍税那周,苏纳克理应专注宣传此项政策,但他眼见左派内部因为巴勒斯坦议题出现歧见,反而临时发表演说,突然要把自己形塑成打击「极端主义」的领导人,贪功导致两头落空,媒体、网路的版面排挤之下反而无法成功凸显降税讯息,在政治圈外几乎无人讨论。
最终,大家最能记得的「成就」,应是他强行推动强森留下的卢安达难民遣送政策。但整体而言,只有不到1成民众满意保守党政府对移难民问题的处理,他领导的保守党几个月来却频频主动让此议题主宰政治新闻,自曝其短。何况,虽然他已向反移民右翼靠拢,几乎对其方案照单全收,该派的政敌仍纷纷提出更极端、彻底不可行的计划,让他永远显得不够强硬,最终没有人满意他的表现:自由派选民认为他违法侵害人权,反移民的选民仍认为他太软弱;这些做法更加深了保守党传统支持者的负面印象——例如英格兰南方选区一大群富裕的高阶白领,早已认为保守党在脱欧之后变得「太过极端」甚至「有毒」,加上大票选民也认为保守党仍根本无心解决他们在意的公共服务、生计负担等议题,在在印证了「要你何用」的既定观感。(延伸阅读:难民全部送去卢安达?英国最高法院裁定移民政策不合法)
极右翼「英国改革党」领袖法拉吉,站在讽刺看板「苏纳克挡不了小船」之前。 图/法新社
▌乌龙球5:选民都看不懂的政治决策
英国国会将在7月4日大选,但选战开跑才第二周,保守党政治人物就纷纷匿名向各家记者抱怨自家首相:「灾难」、「比蠢还蠢」、「浩劫」,也有人形容「根本像是搞笑剧剧本」、「故意要搞砸也没这么夸张」。缘由是今年6月6日,美国总统、法国总统、德国总理等国际领袖都来到法国一座沙滩上,参与诺曼地登陆日(D-Day)80周年的国际纪念活动。许多老兵坐着轮椅到现场接受致意,所有人也心知肚明,年届百岁的他们很难有机会再参与十年后下一次大型纪念。
至于英国的代表是谁?除了外交大臣卡麦隆以外,还有正在接受癌症治疗的国王,反对党工党领袖也排开选战活动全程参与,唯独首相只参加上半场就早退离席。现场媒体一度猜想是苏纳克家里出了急事,不料他只是想回伦敦一趟,到电视台拍摄一场预录专访——纪念活动前几天,苏纳克以可疑的财税数据攻击工党,被指控散播谎言,他因此想尽快反击。
如此也确实「奏效」了:新闻热点不再是苏纳克说谎与否,而是首相匪夷所思的选择。D-Day在英国文化中极具重量,人们普遍都感念前人牺牲付出。何况,苏纳克目前积极争取传统派高龄选民回笼,他们又比任何人都还要在乎爱国主义,因此对首相更为愤怒不解。
近期另一项重大低级失误则与签赌有关。苏纳克将提前选举的日期保密到家,但身兼其助理的党籍议员却被抓到上赌博网站投注(英国阁员依惯例会各找一位资浅议员担任助理,协助与党团双向联系),正确「预测」将在7月初选举,且投注金额只有100英镑,仅是贪图蝇头小利。还有另一位候选人也被抓到签赌,她丈夫的职位相当于党部选举总干事,同样有利用内线消息之嫌。几乎所有人都预期苏纳克出面开除助理,并宣布暂停两人党权,但苏纳克只表示「非常愤怒」、「调查属实必定开除」,再度强化此人毫无判断力的印象。
在新闻热度不见消退之下,苏纳克直到6月25日才决定撤回对两位候选人的支持,此时距离两人签赌消息曝光分别已过了5天和12天,显然为时已晚。
除此之外,选战期间其他荒谬案例更不胜枚举:伦敦明明已经下了好几个小时的雨,苏纳克还是坚持照传统在首相府外发表提前选举的演说,又没有安排任何人为他撑伞,于是在转播镜头前全身湿透。或者,他到威尔斯展现亲民,问选民是否期待欧洲杯足球赛事,却忘了威尔斯队根本没有晋级。再或者,从小家境富裕的他被问到是否曾有匮乏经验,他坚持说有,支吾其词片刻,最后说出他小时候想看付费电视频道但家里没订,再度引发嘲笑。更不用说他突发奇想提出新政见,但仓促之下许多基本内容都不清不楚,害得党内同志轮番被媒体问倒,说法还彼此抵触。
这些故事本身都未必致命,但一次一次累加起来,已经让苏纳克失去民众的「尊重」。团体访谈显示,许多选民现在看着苏纳克,想的不是政策立场优劣,也不是他对在野党的攻击强弱,而是觉得他领导下的整个党实在「丢脸」、「不知道在干嘛」。在英国历来选举中,落后方基本盘通常都会回流,唯独这次毫无迹象,有分析者推测,恐怕正是因为这样「丢脸」的感受——毕竟,立场差异可以忍受,但谁要支持一个「不知道在干嘛」的领导人?
美国著名政治传记作家卡罗(Robert Caro)曾说,大家都知道权力使人腐化,但比较少人意识到,权力还可以揭露一个人真正的样貌。在拿到权力之后,前任首相特拉斯展露出她完全「搞不清楚状况」的原貌,更前一任的强森则也显现出「推诿卸责、说谎成性」的本质。那苏纳克呢?权力凸显出他随波逐流,却又没有能力理解别人怎么看待自己。
于是,苏纳克明明贵为首相,人们却普遍听不见他的声音,就算听见了也不知道他说这些的意义何在。苏纳克是一个「找不到重点」的人,也因此,当他握有首相的权力时,也就成了一个让人不知「要他何用」的领导人。
苏纳克担任首相以来,权力只凸显出他随波逐流,却又没有能力理解别人怎么看待自己。 图/美联社
责任编辑/王颖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