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社会保障“兜底” 群众幸福“有底”
来源:绥化日报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2023年以来,绥化市民政系统坚持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全力打造“民政牵挂 ‘绥’实助”社会救助工作品牌,统筹社会救助资源,不断拓展救助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持续增强兜底保障功能,社会救助服务能力有效提升,有力保障了全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
“是社会救助热线吗?我媳妇要生了,家里老人生病积蓄花光了,医保也没转过来,你们能不能帮帮忙……”
董先生从外地来绥务工,遇到困难,于是打通了救助热线。
“别着急,家在什么位置?我们马上过去。”记下地址,放下电话,民政工作人员立即赶了过去。
实地入户调查之后,工作人员紧急联系妇幼保健院、医保局等部门,当天办理了住院手续、异地医保。第二天,婴儿出生,母女平安。
“民政工作人员为我家的事跑前跑后,协调各个单位,就像给自己家办事一样积极。民政局给了3000元临时救助金,慈善总会给了2000元慈善金,街道还送来了生活物资。我们俩身处异乡,如果没有政府帮忙,不敢想象得有多难。”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董先生和妻子仍旧十分感动。
2023年,绥化市民政回应群众渠道不断拓宽。依托全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率先在全省开通社会救助服务专席,由各县(市、区)社会救助领导直接回应百姓关切,提升群众满意度,截至目前累计直接解决群众诉求34件。
社会保障,民生所依。2023年,绥化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发力,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兜底”,稳稳守护着群众的幸福生活。
救助扩围效果明显。在全省率先出台了《绥化市低收入人口审核确认和救助帮扶实施细则(试行)》(绥民联规〔2023〕1号)文件,进一步规范细化了低保边缘家庭等确认条件、审核确认程序,推动救助扩围增效,新增低保对象4.4万人,同比上年末净增长1.5万人,增幅4.65%,新增低保边缘人口1.05万人,扩围力度全省最大,使绥化市更多困难群众受益。
政府购买救助服务全面启动。多措并举强力推动,目前绥化市10个县(市、区)已全面启动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共39个社会组织、324名购买服务人员参与服务,救助项目进一步丰富,救助力量进一步增强。
临时救助“异地办理”率先开展。今年5月绥化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临时救助“异地办理”,针对非户籍地临时遇困人员及时实施临时救助,截至目前累计实施临时救助“异地办理”78人次,使用救助资金5.9万元。
定期探访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率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社会救助定期探访服务范围的通知》,对低收入人口中老年人、未成年人及重病重残人员开展定期探访,累计探访18.95万人次。
据悉,2023年,绥化市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持续提高,分别实现14连增和7连增。截至2023年12月底,城乡低保对象33.68万人,同比上年末净增长1.5万人,增幅4.65%,扩围力度全省最优。在全省率先开展临时救助“全省通办”,全年累计实施临时救助5.13万人次,使用资金4177.55万元。同乡村振兴等部门推送比对防返贫监测数据近24万条次,将符合条件的近4.4万人纳入农村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在全省率先扩大社会救助定期探访服务范围,累计探访服务18.95万人次。代表我省承接民政部、财政部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年度绩效评价,位列中部10省份第一名,为我省历史最好成绩。持续提升孤困儿童保障能力。全市纳入保障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859人,累计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1599.11万元,建立了孤儿基本生活费自然增长机制,连续两年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孤儿基本生活费高于省厅指导标准7.15%。大力开展“认亲助养”活动,将“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扩展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织密儿童关爱保障网。持续提升困难群众兜底保障能力。加大信息共享和比对力度,精准落实相关政策,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全市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14亿元,发放高龄津贴6122.31万元,惠及4.2万名老人,发放失能、半失能补贴233.07万元,惠及1740名老人,实现应补尽补、应发尽发。(记者 王宏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