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政治家,是诗人──柳亚子的故事
(时报出版提供)
柳亚子肖像。(时报出版提供)
1909年11月13日南社在苏州山塘张公祠第一次雅集合照,柳亚子(前排右二),黄宾虹(后排右二),陈陶遗(后排左二)。(照片自南社纪念馆,时报出版提供)
柳亚子致陈去病信札(寄梅堂收藏,时报出版提供)
苏州吴江黎里柳亚子故居,2016年摄。(时报出版提供)
《往事并不如烟 续篇》一书中,章诒和老师维持如同前作一般的书写风格,同样是以晚辈的眼光描绘着另一批父亲相交几十年的老友──沈雁冰、沈钧儒、叶恭绰、洪深、左舜生等人的人生故事,他们有爱有恨,有为有守,随个人的禀性而异……
柳亚子,本名慰高,号安如,亚庐。生于一八八七年五月二十八日,江苏吴江县黎里古镇人。幼年得力于母教,十二岁读完杜甫全集,读完了,也会作诗了。十四岁在上海报纸发表作品,那时多是「艳体」,十六岁已读遍自家书房藏书。十七岁受梁启超《新民丛报》的影响,诗风大变;同时,随章太炎、蔡元培、邹容等交游。二十岁参加同盟会(先是光复会)。可以说,从十二岁到四十一岁,从清末秀才到孙中山临时大总统秘书,柳亚子的日子过得平顺。单说那江苏吴江的「赐福堂」前后六进大院,一百零一个房间。他的生活平顺,但内心从来没有平静过,始终抱有一颗忧国伤时的心,而且情感激扬,毫无遮饰,一派真性情。有人说,这与他的人格气质相关。
柳亚子有着长须飘散、风神隽逸的仪容,很多人见到他,就联想到古代诗人。他给人的另一个印象是口吃,开口讲话,无论长短,都让人替他着急。这个毛病并非天生,据他说是跟舅父学来的。舅父口吃,还挺严重。每次舅父看望柳亚子的父亲,一进大门就喊他父亲名字的第一个字。柳老太爷的房子一共三进。舅父边走边喊,一直走到第三进,才把他父亲姓名中的第二个叫了出来。柳亚子那时是个顽皮的孩子,觉得有趣,就模仿起来。学着,学着,自己也口吃了,怎么改,也改不掉。说话不行了,但文思却格外地敏捷,写字潦草,信笔挥洒,且快得有如冲锋。他给毛泽东写信,毛泽东对他信中的一些字实在辨认不出,还请周恩来帮忙。结果周公看了半天,也没认出来。难怪郭沫若这样评价柳亚子的书法:「行楷有魏晋人风味,草书则脱尽町畦,这也是独创一格的草书,不仅前无古人,亦恐后无来者。」
父亲总说,柳亚子不是政治家,是诗人,尽管他在「民革」和「民盟」都有头衔。「民革」成立之初,大家还推举柳亚子为秘书长。他本人的积极性也很高,写了不少亲笔信,聘请一些知名民主人士为「高等顾问」。在国共内战时期,许多民主人士都落脚在香港,大家彼此熟悉、往来频繁,柳亚子写了许多诗送朋友,如乔冠华、龚澎月夜来访,他以诗相赠;沈钧儒和萨空了惠顾,他各赠一律;渡海访郭鼎堂、沈雁冰两兄,即有诗作;以及赠周新民,赠钟敬文,赠杨之华,赠叶圣陶,赠邓颖超,赠田汉,赠彭泽民,赠朱蕴山,赠章伯钧……总之,柳亚子肚子里全是诗,出口成章。兴致来了,一下子能写好几首,有人请他写诗,用笔蘸墨的功夫,诗句就有了。
◆
柳亚子有两枚印章,不但引人注目,以后还生出是非,说来话长。一枚的印文是:「兄事史达林,弟畜毛泽东。」典出《史记.季布传》,其意是说能以敬佩和爱护的态度事主。另一枚的印文是:「前身祢正平,后身王尔德;大儿史达林,小儿毛泽东。」这里大儿、小儿的「儿」,乃「孺子」、「男儿」之意。邹容在他的《革命军》一书里,也用「大儿华盛顿」、「小儿拿破仑」的句子,柳亚子在这里用以表示对西方两个杰出人物的尊崇。中国人既不善对伟人以平等精神称兄道弟,也缺乏历史知识和文字修养,所以无论是当时、还是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这两枚印章都感到难以接受,甚至引起误解和责难。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文革」中,所谓博古通今的康生在一九六六年七月看到印章的印文,竟接连三次批文,大骂柳亚子「反动之极」,印章也随即被毁。庆幸的是柳亚子本人死在五十年代,免遭厄运。
这种真性情使他不但「自负」,还表现为「不满」。要命的是它们竟以牢骚的方式体现出来,而且牢骚不断。国民党当权,有牢骚;共产党掌权,也有牢骚。这就是说柳亚子的牢骚并非是政治立场所致,而是个性中一贯的反抗精神,当然,牢骚也与自我评价相关。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在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九日,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从中国国民党民主派谈起〉。文中写道:「对于中共,做它的朋友,我双手赞成。但要我做尾巴,我是不来的。老实讲,我是中国第一流政治家,毛先生也不见得比我高明多少,何况其他。」又说:「我自信我有科学的预见,并不在毛先生之下。」这些话太吓人,特别不适合大陆人看到,所以文章一直没有公开发表。
一九四八年一月一日,柳亚子在《华商报》以「新的开始」为题发表谈话。他说:「两年前,毛泽东先生在重庆的时候对我讲过一番,劝我不要天真地乐观。他说过:『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我不相信,便把他的话倒了过来,对他讲道:『照我看来,应该这样讲,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吧!』他微笑不言。」显而易见,非要把毛公的话倒过来,恐怕这也是展示在自己的高明。
一九四九年二月底,柳亚子、宋云彬等几十个知名人士应中共中央的邀请,从香港启程,一路经过烟台、济南、沧州等地抵达北京。一路上他们兴高采烈,作诗、打牌,有的还唱昆曲。柳亚子也是处在兴奋状态。每到一地,他都要在欢迎大会上致答辞。哪怕是主人家没有安排,他也要站出来讲话。讲话的末尾还要高呼「拥护毛主席!拥护中国共产党!打倒蒋介石!打倒美帝国主义!」(本文摘自二月中旬出版的《往事并不如烟 续篇》一书,时报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