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常在下班前被臨時交辦緊急工作 帶著怨念負氣跳槽後才恍然大悟真相

一旦没有担心害怕「我会被人占便宜」的烦恼牵挂,自身的力量就能倍增到无限大。 示意图/ingimage

当佛陀遇见阿德勒

人我界限,中间隔的是虚线,不是实线。

人生,有很多烦恼。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主张: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后世有不少学者衍生阿德勒的部分观点,鼓励民众勇敢做自己,即使因此被别人讨厌,也不足为惧。但这究竟只是实践自我一时的策略,或是终极目的呢?

如果每个人都为了追求心中的自己,而不惜与天下为敌,这样遗世独立的自己,真的会感到自在快乐吗?

我的朋友阿松,常在下班前被主管临时交办紧急工作,都尽心尽力加班完成。本来乐在工作,但次数多了,难免心泛嘀咕:「主管是看我单身、或个性好欺负,要不然为什么都不叫别人做,偏偏每次都选中我。」

他读过很多心理学相关书籍,熟悉「人我界限」「课题分离」等论述,认为自己不该因为个性老实善良,又被「单身歧视」,承担本来不是他份内的工作。在一次会议中,他忍不住疾言厉色发难,要求公平分配工作。

主管当场应允,同事私下却耳语甚多。他感觉世态炎凉,兴起离职的念头。带着抱怨跳槽,虽快速转职成功,却不快乐。直到某天参加公司外部的研讨会,听起同业谈起,才知道前主管非常看重他,原本正在规划着要帮他升职加薪,没想到他临时出人意表地挂冠而去,不接受任何慰留。

(本文出自《舍得自己:金刚经的日常实践》)

这个想法比较接近《金刚经》的教导,可以彻底从人际关系的烦恼中解脱。去除因为无明的恐惧,不再局限于「你」「我」「他」之间的差别心,就能从烦恼中豁然开朗。或许还称不上开悟,但已经是比较明智的决定。

● 放下自我的执念,才能心甘情愿地为别人付出

《金刚经》是佛陀用来教化世人断舍烦恼的经典,提醒我们:透过时时刻刻的觉察,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脑袋里的意识,其实是妄念与幻想。你所坚持或依赖的是非对错,都不是真实的。唯有打破自己的惯性,并消弭人我之间的隔阂,因为完全的同理而产生无条件的慈爱,一切以「利他」为使命,才能觉醒。

乍看之下,此番论述似乎和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倡议有所歧见,其实不然。详读阿德勒的讲义著作,会知道个体心理学的终极目标,正是:「利他」。

只不过心理学的架构,是透过疗愈来修复创伤并超越自我,必须重回完好如初的状态,才能心甘情愿对别人付出,从此肯定自己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而佛学的知见则是:发心助人,是最好的修行,可以让你来世不再轮回于同样的课题受苦。

追求生命价值的最高境界,是认清世间一切的本质,都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所有人事物都会随因缘不断变化,并非独立固定存在,进而放下自我的执念,舍得无条件为别人奉献,却不觉得自己有所牺牲。当所有的付出都真正发自于心甘情愿,就能超越烦恼牵挂,获得自在解脱。

心理学有关「人我界限」的倡议,固然可以从维护自己的角度出发,让我们懂得避开来自别人的情绪干扰,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对方侵犯,也提醒自己不要过度涉入他人的领域,用相处上的距离来获得彼此的自由,但若只会坚持泾渭分明的各自责任归属,而缺乏打从心底的同理与尊重,并自然流露慈爱之心,就很容易流于「我把自己顾好就好!」「他要如何自生自灭,都与我无关!」从此双方的关系,就只会停留在「相敬如宾」的表面和谐。

然而,无论你多么精通「课题分离」,学会对自己负责,不必为了顾及对方的情绪或感受,而做出违背自己心意的决定,夜深人静冷不防冒出的内疚感,却依然纠缠着原以为已经脱身的自己。

● 区隔「你」「我」之后,用爱与慈悲才能重新创造「我们」

为什么都已经明白「人我界限」,也做到「课题分离」,还是会觉得愧疚难安,无法自在洒脱?最关键的因素是:心理学的「人我界限」与「课题分离」,常常是基于内在的恐惧,而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它可以强调彼此的尊重,却无助于发展更深度的同理,于是也很难再精进到爱与慈悲的境界。

从「不许你践踏、侵犯我」,到「我可以不受到你践踏、侵犯的影响」,是一段非常遥远的修身距离。就像孩童在课桌椅中央划出的那一条分隔线,区分出「你」「我」之后,要如何才能重新创造彼此同心的「我们」?

《金刚经》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佛陀劝勉世人:不要执著于个体之间外在的区隔,尤其是在助人利他时,必须不分彼此。人与人之间,其实并没有真正相隔的那一条线。如果要教化大家懂得彼此尊重,那一条线也不会是实线,而是虚线。

当没有「自我」概念时,反而是自己最强大的时候。凡事不要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前面,荣辱得失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一旦没有担心害怕「我会被人占便宜」的烦恼牵挂,自身的力量就能倍增到无限大。面对生活重大决策,能够放下情绪,用更高度的思维处理,就能透过利益他人,而超越恐惧,创造自己。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译】只要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等破除四相的心念,来修持明心见性的一切善法,就可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本文出自《舍得自己:金刚经的日常实践》作者:吴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