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保守设限 交流话语权让给大陆

1月26日,台湾青年学生北京参加2018寒假体验传统造纸和印刷工艺。(中新社

大陆近年积极吸引包含台生在内的各地人才,我方政府应该如何因应国政基金会高级助理研究卢宸纬接受《旺报》专访时认为,面对陆生来台,或是台青赴陆读书就业,政府都不应采回避心态,使交流政策话语权拱手由大陆决定。政府也应思索,在人才流动成为常态下,如何吸引这些曾在各地历练的青年回台,可惜的是现在只见限制性政策居多。

近期,行政院公布「八大强台策略」回应大陆31项措施。卢宸纬分析,里头提到的玉山、深耕计划都是既有措施,是否能因应新的局势?至于「扩大延聘博士后研究人力」,不但名额是少数,博士后聘期也有限,且没有生涯发展机制,只能短暂解决一两年内的就业问题,对于这些做法成效持保留看法。

她也举例,相对于对岸陆续推出招收台生的门槛下修、优惠等,去年我方政府在两岸青年交流政策上,只剩下在「一中承诺书争议后,规定单方声明的承诺书形式文件,视为校际签署的书约附件,需在一个月前报教育部审查;这是保守的「限制性政策」,在两岸青年交流事务中,政府显然「失声」,失去参与空间

至于陆生政策,不少陆生有「要不没作为,不然就捅一刀」的感受。如还在争议中的陆生纳健保。比起外籍生与侨生,陆生在打工、奖学金权益上已有差异,现在又拟将陆生与侨生、外国学生一并「被对齐」,要求一起全额自付纳入健保,不免有受歧视之感。

数据来看,卢宸纬提到,两类来台念书的陆生中,近三年(2015-2017)的「学位生」人数分别为7813、9327与9462人,成长幅度明显趋缓;近三年「研修生」人数分别为34114、32648、25824人,人数锐减,显然受到两岸政治氛围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