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出张所 变身慢食创生基地

历史建筑「专卖局台东出张所」活化工程21日开工,将打造为台东慢食创生基地。(蔡旻妤摄)

见证台东发展超过80年的历史建筑「专卖局台东出张所」,遭尼伯特风灾毁损后闲置近9年,台东县政府21日启动活化工程,将打造成为集慢食教育、食农文化推广、在地小农市集及展演、餐饮于一体的台东慢食创生基地。

专卖局台东出张所为日据时代官舍,2004年由台东县府规画为儿童故事馆,保留百年大榕树、日式建筑,加上大量儿童书籍,成为亲子同游的空间,2009年登录为历史建筑,2016年因尼伯特台风损毁停用,经县府争取修缮经费,2022年底完成历史建物本体修缮,今年动工打造成为慢食创生基地,预计9月底完工。

民进党台东县议员简维国表示,居民与到台东小旅行的游客都向他反映,很希望这地方能够对外开放,但他了解历史建筑维护不易,此次终于迎来好消息,众人都期待出张所崭新风貌。

县长饶庆铃表示,县府致力使文化资产活化、创新,这栋历史建筑未来将成为「365天慢食生活」的实践基地,打造常态化营运的慢食创生基地,结合附近商圈、兴建中的社会住宅「宝桑好室」,预计可发展成新兴的小聚落。

建筑师黄斯圣指出,历史建物无法使用明火,因此将另打造厨房让慢食职人发挥,一旁草皮整理成大型开放空间,让场域天天都有慢食节的感觉,并规画慢食农园区,做为食农教育场域,从小扎根产地到餐桌的理念。

文化处说明,此次工程获文化部补助300万元,并投入自筹经费1300万元,整体规画包括打造出张厨房、互动教学舞台、慢食空间及教室、农园、文化场域等多功能场域。

台东自2012年以来持续推动「台东慢食」品牌,积极促进在地小农与餐饮业者的合作,倡导慢食理念,并吸引国内外旅客深入体验,未来将以台东慢食创生基地为起点,连结国际慢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