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土坂部落女巫養成記 文總匠人魂揭密

文总「匠人魂」第52集「成巫之路」上线,以排湾族首席女巫包惠玲为主角。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探究「女巫」养成之路,文总「匠人魂」第52集「成巫之路」今天上线,深入台东土坂部落,以排湾族首席女巫包惠玲(嬷芼湾Mamauwan Patjaljinuk)为主角,一探巫师文化。

中华文化总会今天发布新闻稿表示,台东县达仁乡土坂部落是全台唯一百年来未曾停办五年祭的部落,也是目前台湾少数维持阶级制度的部落,由Patjaljinuk包家、Saljingusan古家、Radan陈家3个传统领袖家族鼎立。

巫师在部落里扮演着族人与神灵、祖灵沟通的媒介,更是维系传统祭仪文化的关键人物,从岁时祭仪到生命礼仪、从婴儿命名到传统丧礼,巫师皆伴随着族人一生。

然而,土坂部落自1953年后,已逾半世纪未立新巫,随着部落巫师凋零,2007年达仁乡公所开办全台首届「女巫培训班」(东排湾族传统祭祀文化人才培育研习),由近80岁的首席女巫开班授课,让文化得以复振与传承,也开启了包惠玲的习巫之路。

在「成巫之路」影片中可见,生长于传统领袖家族的包惠玲,虽其姨婆为首席女巫,她却未曾立志成为巫师,直到感受母亲对巫文化恐面临失传恐惧后,包惠玲才决定踏上习巫之路,因先天体质加上后天学习,使她成为神灵拣选的巫师,于2009年升立女巫,并在8年后、45岁那年接任成为首席女巫。

巫师必须熟悉每种祭仪的流程、了解每个仪式的含义,也须熟习部落的神话故事、口传历史,因早年学巫仅仰赖口述传承,让包惠玲深感学习巫文化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只能从一次次仪式中研究、梳理文化脉络,逐渐掌握祭仪的精髓。

包惠玲也透露,巫师大部分都是隔代遗传,还得具备家族的渊源,族语是最基本的门槛,「不会说族语的话,那就什么都不要谈了」。

文总表示,文总自2017年起拍摄「匠人魂」系列影片,至今共推出4支纪录原住民族传统文化的影片,包含噶玛兰族传统香蕉丝织艺、台东阿美族马兰部落歌谣文化、达悟族拼板舟技艺、土坂部落排湾族首席女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