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教会呛「党国私兵」 退将、蓝委驳曲解历史、认同错乱

陆军官校校友总会、陆军官校校友基金会、国民党立委翁晓玲今(23日)举行记者会,重申黄埔军校的建校渊源、过程与对国家的贡献。并痛陈,批评他们不爱台湾的说法,是没有良心,且曲解历史。(陆军官校校友总会提供)

时逢黄埔军校建校百年前夕,日前台教会及台湾永社公开反对庆祝活动,并批黄埔精神是「党国私兵」。为反驳该不当说词,陆军官校校友总会、陆军官校校友基金会、国民党立委翁晓玲今(23)日举行记者会,重申黄埔军校的建校渊源、过程与对国家的贡献。并痛陈,批评他们不爱台湾的说法,是没有良心,且曲解历史。

中华民国陆军官校校友总会发表「给台教会及台湾永社的一封公开信」,指出台教会、台湾永社及台独人士,以极其误谬的「敌我」意识形态图谋分划黄埔精神、切割中华民国建校建军史实,实属于愚昧且空洞不实的作为,再次呼吁全国人民应恢复重视黄埔军校的历史、精神与价值。

连署人包含陆军官校八位校长许历农(12任)、黄幸强(15任)、马登鹤(20任)、丁渝洲(22任)、张岳衡(23任)、杨国强(24任)、陈良沛(26任)、全子瑞(27任)等,以及翁晓玲、马文君、鲁明哲、罗智强等4位国民党立委,另有多名前陆军将领、军系团体等联合署名,共同驳斥台教会党国私兵说词。

而出席「中华民国国军建军百年爱国史迹永续」记者会,包含翁晓玲、陆军官校校友总会总会长罗际琴、前陆军官校校长张岳衡、杨国强、全子瑞,以及退将臧幼侠、郑炳强、张德浩。

罗际琴表示,国父孙中山当时会建立黄埔军校,就是因为军阀割据,国家分崩离析,但没有革命军不能成事,才派蒋中正前往苏联考察,回来后建立黄埔军校,500人短短三年内就完成东征、北伐,以寡制众,靠的就是黄埔精神。

他说,对日抗战时,黄埔军校更是牺牲了95%以上的毕业生,才打败日本人,废除不平等条约,解救台湾百姓,难道黄埔子弟不爱台湾吗?不都是兢兢业业地在保卫台湾的安全?国民革命军用生命护卫台湾,让台湾成为奇迹发源的优良土壤,所以批评他们不爱台湾的说法,是没有良心、曲解历史的。

罗际琴说,陆军官校、国民革命军在20年多前,政党退出军队后,便彻底成为「国军」,也就是国家的军队,所喊出的口号是「为什么而战?是为了中华民国的福祉而战,是为了百姓生活而战。」,这延续了黄埔精神的爱国家、爱百姓的精神。

针对台教会称,要打破黄埔的迷思,罗际琴说,台教会指黄埔精神是「神话、幻想、虚构的故事」,但黄埔精神是黄埔子弟透过东征、北伐、抗战,还有后面的戡乱、剿匪等一段历史当中,所衍生出来的。

罗际琴质问,这样高贵的黄埔精神,现在的国军不要了吗?不爱国家?不爱百姓了吗?看到天灾人祸时,国军都是第一时间冲到现场去拯救我们的同胞,怎么会不爱国家、不爱百姓?他强调,黄埔精神不是神话,是彻彻底底打出来的,黄埔从建军开始就是爱国家爱百姓,要打破不平等条约。

振兴中华民族文化暨经济促进协会理事长臧幼侠则认为,黄埔精神就是爱国精神,一个死得其所的精神。

张岳衡也说,陆军官校的历史与中华民国的历史不能切割,2000年台湾首次政党轮替后,他时任陆官校长,并亲自参加时任参谋总长汤曜明主持的会议,会中一致决定,国军效忠中华民国,不是替政党服务。

他强调,自己早就退出「长青工作」党务工作,台独人士有所误解,22年前就没有长青工作,军中党部也不在了,现役军人更是不参与黄复兴党部。

张岳衡更指出,前总统陈水扁当年就职时,曾到陆军官校找他开会,最后还以总统身分正式主持陆军官校建校76周年校庆,把国父遗嘱、陆海空军军人读训都全部读完。他强调,陈水扁是尊重黄埔军校历史的。

翁晓玲也说,由于父亲与外公皆为黄埔军校出身,她身为不折不扣的军人子弟,身受黄埔精神影响,从小便知道黄埔军校前辈过去保卫国家时,做出很多牺牲奉献,且不只是军人本身,其家庭同时也在默默付出。

她强调,黄埔军校在中华民国历史上,是具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一所军校,自己几年前也曾随着父亲前往广州,参观黄埔军校旧校区遗址。而今是黄埔军校立100周年,对于这一所与中华民国兴亡习习相关的军校,理应全国庆祝,同时也要缅怀过去军校前辈所做的付出。

翁晓玲说,遗憾的是,却有民间团体污蔑黄埔军校的定义,代表对于国家的认同已经错乱。黄埔军校的军魂是建立在我们国家的国魂之上,国魂与国家认同息息相关,唯有了解军校历史,才能了解国家当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未来所面临的状况,若军人不懂追本溯源、不懂校史,怎么可能会有国家认同,怎么可能会了解捍卫国家的重要职责,以及作为军人的荣誉与骄傲。

翁晓玲强调,中华民国陆军官校百年校庆是件非常重要的事,不该再陷入两岸对立,不应把陆军官校、黄埔军校当成政治话题,如此对国军会造成非常大的污蔑,希望重振国军荣誉、骄傲,让国民都能知道陆军官校存在的重要意义。

翁晓玲表示,希望今年6月16日,陆军官校百年校庆时,一起来庆祝这个历史上对国家安全很重要的军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