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小七大PK 华裔作家曝关键:能没政府不能没有它!

7-11在台湾人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图/本报资料照片)

台湾随处可见的便利商店,提供的多元化服务,或许许多人都习以为常,但却常让外国YouTuber赞叹连连,大拍开箱影片。美国一名华裔专栏作家上月来台探亲后,更深刻感受到「台湾人的生活可以没有政府,但不能没有7-11」这句话的含义。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专栏作家Frank Shyong以「为何台湾的7-11比我们的好很多?」为标题,撰文探讨台湾的7-11为何比起源地美国的7-11更加便利。

Frank Shyong表示,他每次来台湾,第一站总是去7-11消费,他的叔叔甚至在台中经营数家7-11。在Frank看来,7-11在台湾人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仿佛是个政府机关,因为在店里可以缴税、寄件、取件、送洗衣物、量血压、归还图书馆借书、发送传真、购买车票机票及购买网卡等服务,而消费发票甚至还可以拿来兑奖。

文中指出,其实7—11的起源是美国南方公司(Southland Corp.)在1927年创立的德州冰品店「图腾商店」(Tote’m Stores),后来为了满足顾客购买生活杂货的需求,开始在店面提供面包、牛奶、鸡蛋等食材,成为全美首家便利商店。一度发展到拥有超过6万6000间连锁门市,但却因为1987年遭逢股市崩盘,经营出现困难,在1990年申请破产,最后由日方买下,成为日资企业。

时至今日,美国的7-11顶多提供备用手机充电器、饮品或盥洗用品等,但其他服务远不如台湾。

曾对台湾企业进行广泛研究的西华盛顿大学(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商学院教授陈时奋指出,台湾7-11的创新,则是基于当时时代背景所产生的独特需求。

一开始7-11在台湾发展的时候,确实也承袭了许多美国的习惯。在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大量饮用咖啡,昼夜不停工作,7-11正好提供了民众所需的服务。而随着时代的演进,7-11也在台湾做出相当程度的本土化改变,更加符合台湾民众的生活习惯与需求。

陈时奋以一句话来归纳美国7-11与台湾7-11之间的差异:「在美国,你不需要7-11就能过上好生活;而在台湾,没有7-11你就无法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