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农秀神技 百香果飘香大陆
台湾农民将百香果带往大陆种植,成当地农民翻身宝物。图为广西桂林果农在采摘百香果。(新华社)
现采的百香果只要用力挤压蒂头,就可徒手掰开,可看到粒粒分明的果实。(本报系资料照片)
农业试验所整合百香果病毒检测,可缩短一半时间种苗健诊新技术。图为广西桂林果农将采摘的百香果倒入桶里,准备集中包装上市。(新华社)
百香果素有「果汁之王」称号,过去大陆种植百香果者少之又少,随着两岸交流,台湾农民将百香果带往大陆试种,一种之下就此生根发芽,遍地开花,不仅成了大陆水果新秀,甚至被奉为当地农村翻身的宝贝。最近台湾更与大陆官方建立百香果苗木输出管道,台湾果农能否守住,百香果独特种植和种苗培育技术,将成新挑战。
大陆以其外型、口味或高经济价值,称百香果为情人果或摇钱树,目前在广东、海南、福建、云南、广西等地都有种植,山东官方也曾向台湾获得神农奖的种苗业者刘清尊招手,盼能在当地发展;但受限两岸检疫问题,种苗仍未过海贩售,多为农民私自引进。
两岸市场竞争激烈
1993年,曾任南投县议员的吴举城,带着2株百香果苗到大陆梅州蕉岭试种,又将种植知识传授给当地的果农,带着当地客家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吴举城也成为陆媒口中的「大陆百香果之父」。除了吴举城,台湾还有不少具有农业背景和技术的果农挟着技术,将百香果带往大陆。
百香果引进大陆,造成台湾必须与广东、海南等当地农家竞争,甚至越南等,都是潜在竞争对手。加上台湾水果价格相较大陆或东南亚来得贵,除藉差异化提高附加价值,品种改良、种苗技术更是维持核心竞争和市场重心。
无病毒种苗生产体系
然而,台湾百香果品种改良仅有台农1号,未再有新品种,不易着力。反倒是为了防治病毒感染百香果,台湾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无病毒种苗生产体系,采用分区隔离栽植减少感染。台农业试验所副所长蔡致荣认为,独到培育和检测技术,乃是维持台湾在百香果领域不败的竞争力。
农试所花卉研究中心主任谢廷芳指出,台湾已管控百香果生产面积和胃纳量,避免一窝蜂种植,市场供需平衡;反倒是「种苗」这一块,在每年必须换新苗的情况下,百香果种植面积越大,种苗需求就越多,「只要种苗业者掌握关键技术不外流,大陆百香果市场越热,反而越有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