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参与大陆乡村振兴 给鱼不如教钓鱼

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佩珍(右三),带领台青在厦门赤土社从事乡村振兴。(陈冠宇摄)

赤土社设有台湾特色的「歪腰邮筒」。(陈冠宇摄)

于厦门市海沧区洪塘村赤土社,一群台湾青年正发挥所长,进驻当地改造农村、参与「乡村振兴」,他们秉持「给他鱼吃,不如教他钓鱼」理念,培育村民做中学、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希望台青团队撤离后,村民仍有独立营运的能力。

实地走进赤土社,面积仅0.5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20人,是闽南传统农村。经过改造,目前村内有农家餐厅、市民农园、陶瓷馆、羊奶小院和公益书院等设施,都是家门前创业、村企(社)协作成果。

以台青为主体、参与赤土社改造的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成立于2019年6月,是大陆首家以台青组成的非公募慈善机构,将台湾社区总体营造的成功经验融入大陆乡村振兴,以「乡村赋能」为核心理念、秉持「先造人、再造物」的社区营造机制,希望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让村民经培力后能自立自强。

在农村工作十年的基金会理事长李佩珍表示,对村民来说,于自家庭院前创业并不容易,过程需要人的陪伴,而台青扮演重要角色,包括从旁协助指导、辅导创业。

李佩珍也说,农村有其生命周期,农村休闲发展也有趋势,无法数十年不变、一劳永逸,必须紧扣消费者的行为做出转变。但村民要掌握当前市场需求的资讯并不容易,因此需要有台青专业团队的陪伴。

李佩珍认为,台青团队以第三方角色受邀进驻乡村参与振兴与改造,能起到指导与教导作用,因与村内没有任何利益纠葛,更容易获得村民信任与合作意愿。

这支由16名台湾青年和4位大陆社工组成的团队,目前还在扩大当中,他们希望未来有更多空间营造、社会工作与文史专业等背景的青年加入。

对于台青持续投入大陆的乡村振兴工作,李佩珍指出,台湾在社区营造方面具有经验与优势,符合村民所需的培力赋能;加上大陆有很大的乡村市场空间能发挥,包括引入设施农业、新农业型态,以及招商引资、引入新人才、培训村庄人才等,「方方面面的专业人才都可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