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妇女生育率止跌! 台大研究:年轻人晚生「赶上」

台湾少子化?台大研究妇女生育率止跌回弹。(图/记者季相儒摄,下同)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台湾社会少子化情形严重,台大生传系研究发现,政治经济风暴影响婚育时间选择,传统文化仍左右民众决策,其中1980年后的年轻世代虽然晚生育,因育儿津贴、留职停薪等政策,让生育缩短,似乎有「急起直追、迎头赶上」的现象,或许最低的生育结果可能出现在1970至1980年出生的女性世代。

科技部补助台大生物产业传播发展学系陈玉华教授与政治大学社会系陈信木教授共同执行的3年期专题研究计划,了解台湾社会现况,曾经在民国100年「止跌回升」的生育率能否持续?

观测生育率与结婚率的长期变动趋势,台大、政大研究发现,不仅政治与经济风暴会影响婚育时间的选择,趋吉避凶的社会传统文化仍然左右台湾民众的决策。根据人口统计资料,1950至1995年出生的女性估计世代累积生育率,结果显示台湾妇女生育总量确实随着世代演替而稳定递减,但1980年之后的年轻世代虽然晚生育,却似乎有「急起直追、迎头赶上」的现象。

至于1970-1980年出生的女性,其生育步调不但起步晚、完成生育数量也拖延较长的时间。推估战后女性出生世代的最终完成生育率,加上相关制度调整、政策陆续上路,或许最低的生育结果可能出现在1970至1980年出生的女性世代。

近年来,很多议论晚婚婚姻盛行率下降的现象归因于高教扩张,但取得高等教育学位对于两性结婚机会的影响显然大不相同,女性晚婚或不婚的比例与大学或以上教育程度有直接关连,但是具有相同学历同龄男性却仅显示晚婚的效应,自中壮年起即陆续结婚,此外,育儿与教育成本高涨也被视为抑制生育的主因

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开始提供各类友善家庭政策,却因投入的时点、数量、规模有所差异,对于婚育事件的影响在不同县市行政区域间呈现差异效果,加上城市、产业发展导致的人口结构异质化,目前以北部地区微幅增加的生育率较为显著。

台湾社会对于近期的超低生育率仍束手无策,现有政策推动起始点过晚、资源不足,明显存在区域差异,导致相关政策的整体成效有限,长此以往可能落入低生育率陷阱而难以挣脱。从理论和实证经验来说,生育率下降是导致人口老化的主因。老化速度快高龄人口变多,家庭形式、功能代间支持关系都将随之转变。

陈玉华说,台湾人对生孩子这件事想很多,经济不景气或是完成大学以上学历的年龄都是造成少子化的原因,目前职场女性反映最多的就是育婴留职停薪的津贴制度不够完善,「不敢请假」,甚至怕「请了就回不去了」,政府应透过在职训练等工作安排让女性可以在生育后重回职场,愿意成为进入家庭生子助力

▼台大研究:1980年后年轻人晚生「急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