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在大陆》论厌台症候群与挟洋自重
两岸有多大差别?我想没有那么大吧,不都是普通人的情感吗?(作者提供)
#厌台症候群
自从黄安那句「我是反台独,不是反台湾」出了名后,这两年大陆网上各种「反台独」甚嚣尘上,但是在台北女孩看来,反台独与反台湾,并没有完全切割。
这样的声势日益浩大时台湾便逐渐与「台独」画上等号,混迹网路、本就对台湾不了解的大陆年轻一代便得了「很多台湾人一边搞台独一边赚钱」的「厌台症候群」。
台湾大哥撇撇嘴,这叫民粹,大陆人知不知道台湾真正「搞台独」的是少数?
是呀,以偏概全,但是可否想过为何这样的现象会发酵?
记不记得数年前我们刚到大陆来的情景?
那时我们台湾圈子最常说「大陆怎么把台湾想得这么好」,我已记不清有多少人跟凶恶的台北女孩说过「你们台湾女生都好温柔喔」。
当时身在福中不惜福、老觉得大陆的「台湾情」很老派,这下好了,数年过后,人家也不稀罕你了。
日前在酒吧里碰到的大陆小青年眨着眼睛,认真地问我「台湾现在是不是好落后」,这还真是报应、并没有什么好不爽的,几年前我还不是眨着无辜的小眼睛,问老师「大陆是不是好落后?」不进则退,辩也辩不明。
但我仍谆谆教诲了大陆小年轻一番,「进不进步是个人主观问题,但台湾过去是太骄傲了,后果就是大批如台北女孩一样的青年在这里卖命挣钱,所以大陆不要重蹈覆辙,切记多学学别人的长处。」
结果,该位小青年认真地问,台湾有啥好学的?
还真问倒我了,想了几秒,才想到一个:台湾妹子呀,学着点我们的温柔!我们这代台湾年轻人,共同承受了一个讽刺的反扑──两岸实力转换下,换你去适应别人,放下优越感。
然而大陆网上如今对台湾的反感,一方面是被同胞背叛的受伤,一方面是实力崛起后认为「以前忍你忍够了,现在你再不听话如就试试看」的情绪化。
当然,如果有大陆朋友反击「台湾对支持统一的人也会口诛笔伐」,那台北女孩也无话可说。我身边的台湾北漂朋友们为何会选择到大陆?
大家都知道是为前程着想,但其实有另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大陆,其实是不少台湾北漂躲避政治撕裂的选择。
我们在台湾学到了每种言论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却也讽刺地看见非黑即白的对立被放大到极致。
正因为我们知道意识形态对立能引起同胞反目,我们才不希望好不容易跨过海峡,同样的情景再次上演。
#挟洋自重
台湾是不是好落后?
这个问题虽是主观问题,至少有一方可以稍微说服一方。但台湾大哥跟我讨论的另一个问题,可真是类似「蓝绿对立」的无解题了。
「为什么大陆总爱说台湾挟洋自重?」台湾大哥看了几天大陆媒体的报导后,不太满意地问我:「什么叫挟洋自重?」
「意思是台湾要拉着美、日跟大陆作对呀。」
「为什么大陆会这样想呢?」大哥大惊。「你会这样想吗?」
我耸肩,「不知道,但你怎么看呢?」
「撇开政客,对许多台湾人而言,与美国交好确实比与大陆交好有吸引力,因为想跟自己生活方式类似的人在一起吧,比如许多人一想到大陆没有投票,就害怕了,因为怕最终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台湾知道自己的实力,不会想跟谁作对,就是害怕自己习以为常的东西,哪天就被强迫改变了,比如不再有选票。」
#关于制度 两岸谁也不会服谁
我不置可否,我不觉得在北京的「生活方式」和台北有什么区别,但是症结点确实是那张薄薄的选票,台湾两年一小选四年一大选,这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当然我们也为此付出代价。大家都知道台湾的选举制度使我们陷入了内斗内耗中,但没有人敢去改变。乃至于面对大陆,太多台湾朋友害怕「如果亲近大陆,会不会哪天我连票都投不成了?」
台湾民主二十年,是做过太多差劲的选择,但至少是我选的,没得怨──唉,讲到制度问题,两岸谁也不会服谁,不必多谈。
朋友在群里发了微信红包,我抢的好不快活,顺便「科普」给台湾大哥,看微信红包多美妙,你也去开一个?大哥撇嘴,我才不要政府知道我买了什么。
我说,第一,共产党很忙,第二,你以为美国政府不监视全世界哪?大哥说,是呀,但至少他是民主政体。我想一巴掌打下去,大哥,你忘记斯诺登被美国追着满世界跑的惨剧了?
大哥说,是呀,但他至少现在还活着,美国是这样的,只要事情闹大至少还忌讳点。我噘嘴,想着「好家伙,等其他大陆人来收拾你」。
后来与一票大陆友人一同吃饭,有人逮着台湾同胞便开始话当年,想起昔日北方俺们那儿多穷困,西红柿捣烂了储存在瓶里可以放一整个冬天,这样做西红柿鸡蛋面就很满足了,还有当时多么多么难吃到肉呀……我看着桌上的羊肉串残骸,转头小声跟大哥说,「我父母那代也没有这样苦过。」
大哥说,「我父母也没有。」
「嗯,能发展起来有多不容易。」
「是啊。」他点点头。
我突然想到另一位与大哥想法类似的台湾朋友第一次稍微「理解大陆」,也是在餐桌上。他看着隔壁的一桌北方大汉点了满桌酒肉,风卷残云地吃完,而我们这桌台湾同胞的「食力」只能干掉半碗米饭和三块红烧肉,他突然醒悟了什么,兴奋地跟我说「我发现大陆政府的不容易了!」
#答案就在餐桌上
啊?我看着他,只见他很认真地跟我说,「能喂饱这么多食量超大的北方人,真不容易!」
怎么认识一个陌生的地方?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政治现实如何、是否合适人民?原来没有长篇大论,答案就在餐桌上。
#人没有分三六九等
本周一个大陆朋友去台湾,在朋友圈纪录了台湾人跟他说的话。
「其实我觉得统一后也没差别啊,我是底层百姓,真统一跟我们底层有什么关系?」
「不过,台湾不像大陆把人分三六九等,即使是底层但我们很平等啊。」
我盯着那段话挺久,想着我姐姐身为底层公务员,时不时接到「立委大人」的电话,「你知不知道我是谁!」
平不平等,两岸三地、日本韩国、美国,都有那样不平等的黑暗面。关键在于,有多少人意识到微小的那一群人吧。
台湾对弱势极为关注,我生活了快六年的大陆呢?
北京是个对「底层」容忍极低的地方,街上见不着身体不方便者、忙碌的一线城市氛围似乎也没有容忍他们的空间,然而「中产阶级们」透过微信公益捐款的人也不少。
大陆跑得太快了,大家忙忘了,但是总有那么些细微的小事物、会在细碎的时间点上突然刷屏,会让人们想起那些人的存在。可能是一张捡纸箱的老人黑白照片,也可能是一篇微信文章。
两岸有多大差别?我想没有那么大吧,不都是普通人的情感吗?(郭雪筠/台北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