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醒报》相生相克的「官僚文化」(陈敦源)

卫福部长陈时中。(图/中时资料库

头家的「(官僚文化(etho)」与政府的「(官僚)组织的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如何相生相克的?

外媒也知「逆时中」

因为最近台湾疫情爆发,防疫模范生堕落成重考生,外国记者报导认为台湾防疫上犯了「官僚文化」的问题,不过,这是指政府的官僚文化闯了祸吗?翻出金融时报大中华记者Kathrin Hille的评论意见,原报导内容说的是「文化」,并没有官僚二字,全段翻译如下:

「另外一个问题(防疫模范生)似乎与文化有关,甚至是关于个人的。卫福部长一年多来让病毒阻绝于境外,如恒星般闪亮的防疫成就,让他赢得超量声望后,这让其他公共卫生专家不敢撄其锋芒,台湾社会流行一个用部长名讳建构双关语,因其发音像是『时钟』,批评部长的言词都被称为『逆时中』。

『人们发现只要逆时中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因此,地方官员都不愿意主动出击(作防疫)』苏益仁说。」

另外一家报社转译后发的新闻标题是「外媒点评2大防疫溃堤点 专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内文也是针对这一点翻写成「其次是官僚文化,大家不敢『逆时中』」,不过,我必须说一个差异,如果我们说的是社会文化(etho),台湾这个具有华人文化背景的社会,民众本来就比较顺服,不太直接与当权的对抗。

文化影响危机处理效能

但如果是官僚体系的组织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比起大众文化特质,组织当中还有领导权威可以执行「不准有异议」的内部文化,去年台大公卫和彰化县卫生局进行社区普筛的事,当时陈时中还大动作送「政风调查」,这场普筛之战的整个过程与最后结果,当然是占有权力地位的长官全面胜利。

老实说,台湾人顺服与官僚组织一个口令一个动作,说起来是去年防疫成功的要素,但是,今年的疫情爆发,同样的优势竟逆转成为劣势,难怪上半场打得好的时中大将,在下半场陷入泥沼的战争中,会批评该文是结果论,不过,到底文化会如何影响组织面对「棘手问题」(wicked problems)的处理效能呢?

面对未知可诉诸创意

标准答案是:「看状况」(it depends),如果我们真能测量出来华人相对是比较顺服的,因此官僚体系当中比较容易出现「不可忤逆的家父主义」,在日常的运作下,这种状态可以平稳应付大部分过去重复出现的问题;不过,当面对的问题,是内容与样态不明时(如COVID-19),这种文化会阻绝创意发想的空间。

电影正宗哥吉拉》(Shin Godzilla)的电影正想描绘此事,日本的政府面对特质未明的怪物时,开始沿用平日层级上报且等待长官批示的流程来应付,还请来学术界大老咨询,导致之后的决策一直出错;直到长官特许一群政府与知识界的边缘人组成问题解决小组,面对不断进化的怪兽,问题才逐一被解开。

面对危机社会的来临,解决的方案与流程必须具备高度开放性的要求下,如何认知「异议」(dissent)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让政府创新可以释放,则问题不只是政府组织的官僚文化,社会上的文化精神也需要进行不小的改变呀!

(作者为政大公共行政系教授)

(台湾醒报授权转载)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