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银行家/合库金董事长廖灿昌的提升银行获利之道

台湾银行家12月号。(图/金融研训院提供)

撰文刘书宁

过去1年半来,是合库金控最具挑战性的时期,为推动营运体质调整,放款一度流失逾700亿元。如今苦尽甘来,总获利年增率大幅成长23%,营运更上层楼。合库金控暨合库银行董事长廖灿昌怎么办到的?

合库金控暨合库银行董事长廖灿昌,自从2014年6月掌舵合库金控以来,即多管齐下提出多项策略进行资产结构调整,历经1年半的验证之后,证明他的确坚持有理,不仅利差大幅拉高、获利出现超过2成以上的惊人成长率,总放款量还逆势增加。

检阅他的经营成绩单,合库金控不仅总获利年增率大幅成长23%、利差更成长10个基本点,从1.26%增至1.37%。由于廖灿昌上任以来,对于合库金控旗下多处闲置的不动产,坚持不再出售,改透过出租的方式永续活化不动产,因此,今年前10月合库金控高达23%的获利年成长率,可说全都扎扎实实来自本业经营收入,合库金控的获利成长力道因而更受瞩目。

策略1:放款与订价结构调整

此外,合库金控先前一度因为力行放款价格调整策略,使得总放款量大减,但现在客户不仅回笼,放款量更比廖灿昌到任合库金控之初的1兆9,000亿元,再增500亿至1兆9,500亿元,整个放款成长率超过2.5%,相对于很多银行今年因为企业景气不佳、投资缩手导致总放款量衰退,合库银反而总放款量逆势增加,更难得的是这样的放款量不是靠杀价竞争取得,反而是在坚持价格的前提下达成,更显可贵。

提到这1年半来的历程,廖灿昌于接受《台湾银行家》杂志专访时,极有感触的说,这期间由于订价策略的调整,一度大幅流失放款,最高峰是在2015年初,曾经一度减少了超过700亿元,当时压力非常大,但一路从放款业务基层做起的他,仍坚持放款与订价的结构调整,必须持续下去。

廖灿昌的坚持一度让外界不解,他向来与客户为善,尽心尽力推动业务,但为何在订价调整上如此的坚持?其实,最关键的原因,在于不少具有大企业集团背景的客户,与合库金控往来时,一方面把放款价格压得非常低,同时则与其他银行进行活存、或是外汇业务,两造比重差距甚为悬殊,因此不得不作调整。

「有些客户, 合库对他的放款占其所有往来银行的20%,但合库所收到这位客户的存款,却仅占所有往来银行的2%而已,这种差距实在太大!」廖灿昌感叹,这样的结果导致:「利差不到0.5%,但我们却得准备1% 的提存(正常放款提存)!」形同在做赔本生意,甚至还必须从别的地方来弥补损失,这使廖灿昌做出决定,价格调整策略非进行不可。

在进行价格调整策略的同时,廖灿昌也推动引进「新血」注入合库客层的新计划,那就是中型企业。廖灿昌说,他瞄准了资本额在1,000万至5,000万元的中型企业户,一共有10几万户。合库金控透过外部公开资讯与银行资料库进行大数据(Big Data)分析,筛选企业名单发给分行,要求分行极力拓展中型企业的客源

在廖灿昌率领合库金控全体行员的努力之下,1年半之后的现在,已看到成果展现。对于最新现况,廖灿昌指出,合库的中小企金客户,已新增了3,800多户,预计今年底可超过4,000户:「明年的目标要加倍!」另一方面,不只中小企金授信户增加,大企业集团客户更开始回笼,两股效应合流之下,尽管合库金控的总放款量在今年初,曾一度到衰退高峰期,大减超过700亿元,但今年以来,客户放款增量前10个月已超过1,000亿元,足以证明廖灿昌领衔合库金控的第一步转骨策略,已经成功。

廖灿昌的调结构策略,不仅止于放款,也包括了投资面的调整。他不仅不发金融债券,甚至还把投资收益不佳的金融债券,主动砍了200多亿元。在放款、投资双管齐下进行结构调整之后,合库金控不仅面貌焕然一新,获利更是突飞猛进,开启了新的一片天。

策略2:细腻推展分行整并

除了放款客层与利率结构已进行全面性的转骨调整,廖灿昌的另一策略,就是推动合库银行的分行整并。公股行库旗下据点众多,财政部为因应金融数位化时代的来临,部长张盛和近1年来除了已数度指示行库研议整并分行,更津津乐道合库银行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行库借镜

合库银行旗下拥有近300处据点,堪称是全体国银拥有最多据点的银行,过去多年来内部一直都有评估分行整并,近年在金融走向数位化的趋势下,据点的缩减以发挥更强的战力,实为必要,不过因为种种因素,分行整并并无明显进展。面对这个讨论多年,但一直无法有效推展的问题,廖灿昌不仅正面迎战,同时他在今年上半年,更成功完成了11个据点的裁并,可说是历年来最有效率的整并行动。

廖灿昌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分行整并,与其事前缜密的规画准备、绵密的沟通,有着极大关系。他深知分行整并推展不易,对员工而言更属高度敏感,为了推展这个计划,除了由内部透过绩效评估,列出整并的目标分行之外,他自己更亲上第一线,不只跟员工、工会干部,也亲自跟被列入整并目标的分行经理对谈,当面表达只要经理有心,他愿意再补足更多的人力,例如5至8人,让经理获得充分战力冲刺业务。令廖灿昌意外的是,有些分行连经理其实早就意识到问题,认为的确有被并的必要:「当一个月赚不到100万元、成本率已超过9成时,这种经营上的困难真的很难突破!」

廖灿昌强调,分行整并绝不是员工失业,而只是把员工做职务上的调整,一方面让员工有重新接受业务训练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对现有的分行再进行人员上的补给。廖灿昌比较合库银行和三商银、台企银的分行人数指出,合库银行目前的分行人力确实有不足,在分行整并之后,反而人员补给上更有空间,一家分行人数可从15人增至20人,也更能强化战力。

精彩全文,详见《台湾银行家12月号》。※ 本文由财团法人台湾金融研训院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