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银行家/扩大电子支付 带来4大面向价值
撰文/刘奕成
时光匆匆,走完电子支付元年,迈向金融科技元年,回顾近2年电子支付市场的国际楷模无疑是丹麦与瑞典,丹麦宣布「无现金社会」成为话题,纸钞与零钱将被彻底取代。另外,透过数位支付,政府也更能掌握各项金流及税收的来龙去脉,让税务系统运作更优化有效率。
瑞典2014年相对于2009年其流通现金减少22%,仅剩下832亿克朗,成为全球电子货币最普及的国家,在2015年时仅有20%的消费活动付现,远低于全球平均的75%;同时也因半数银行分行不保留现金,不接受现金存款,让银行抢案大幅减少。
电子支付的使用能带动经济成长
1、提高效率以及减少处理成本。
以印度研究为例,与民众提领现金消费相比,如果使用金融卡,银行处理的成本仅需1/10,且现金是一种成本较高、效率较低的支付方式。
▲使用电子支付对各国的GDP贡献。(图/金融研训院提供)
2、刺激经济成长。
根据Moody's针对56个国家进行的研究显示,扩大电子支付的使用能刺激民间消费,进
而带动经济成长(详见图1)。
▲现金使用率与地下经济占GDP比率有正相关。(图/金融研训院提供)
3、提升金融透明度。
经济学家FriedrichSchneider的研究指出,越普遍采用电子支付的国家,其地下经济的规模越小,假设能平均每年增加10%的电子支付使用,连续4年后,就可缩小5%的地下经济规模;McKinsey的研究报告也显示,现金使用率与地下经济占GDP比率有正相关(详见图2)。
4、减少犯罪等其他社会效益。
以瑞典为例,随着现金使用率的大幅降低,犯罪率也随之下降。
影响各国电子支付发展原因众多
不可免俗的,在网路上搜寻电子支付相关的文章或报导时,十之八九可观察到新闻工作者、学者、业界人士或立法机构比较亚洲邻近各国的电子支付占比,质疑国内发展之落后;然而,客观而言,电子支付是否为先进已开发国家的象征,仍然是一个问号。以肯亚为例,该国在2007年推出M-PESA行动支付制度后,其国人有高达89%熟悉行动支付;而在许多海岛或沙漠国家,其地理环境限制导致民众使用实体金融服务的不便下,也都可观察到金融数位化程度、电子支付比例高的类似现象;换言之,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限制都是影响电子支付发展的重要因素。
再以中国大陆为例,随处可见的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乃与该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密不可分,电子商务的资讯技术在中国大陆经济崛起的过程中相对成熟,而其城乡发展差距大的特色则造就了对电子商务依赖度高,支付宝、财付通这类解决C2C商誉问题而提供价金保管的第三方支付模式顺势发展茁壮,且发展初期对实名验证的要求较不严谨,因而成为一般大众简便申请、注册、使用的支付工具。
2012年,中国大陆当时的第三方支付龙头支付宝以O2O的技术透过「条码支付」在实体商户完成支付,并同时提供微型商户用智慧型手机即可完成的低成本收款服务,此后,电子支付占比快速提升,而其竞争对手财付通也以其集团下的社群沟通App「微信」为媒介,发展出「微信支付」,并迅速导入至各线城市中,凭借其行销资源与低成本导入的优势,推展力度更甚于支付组织银联及银行业者。
从技术的观点而言,条码支付的技术门槛并非高不可攀,国内最普遍的社群沟通App「LINE」即与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合作,将旗下之「LINEPay」条码支付服务导入到2大便利超商:统一超商及全家便利商店中;借由此类新兴支付的合作经验与观察,不难发现国内电子支付的推展其障碍点不在于技术,而另有其因。
台湾推展电子支付面临3障碍
台湾的信用卡发卡量超过4,000万张,且智慧型手机渗透率超过8成,其发展历程与中国大陆差异大,反倒与西方国家较为相似,在绝大多数民众已经具有进行电子支付的条件下,提升电子支付消费占比的关键应在于商户端,商户导入电子支付有3大障碍点:赋税成本、设备导入成本、交易手续费。
障碍点1:赋税成本。
微型或个人商户的规模小且经营状态较不稳定,导入电子支付后所有交易资讯都将透明揭露予政府税务机构,是台湾微型商户不愿采用电子支付之主因。韩国的经验相当值得参考:商家和消费者接受与使用卡片支付皆会获得奖励,韩国增值税率(VAT)为10%,若使用信用卡,商家可获得1%的租税减免;此外,年销售额超过18,000美元的企业与商家,规定必须接受使用支付卡,否则处以罚金。各国的赋税政策不同,小规模营业人税率本已不高,租税奖励辅以积极宣导,将是电子支付大规模推广至微型商户的第一要件。
障碍点2:设备导入成本。
一般来说商户要导入电子支付有2类收款路径选择,一是与信用卡或电子票证之收单机构合作成为其特约商店,提供客户「刷卡支付服务」,商户申请此项服务须向收单机构租用端末设备(即POS刷卡机),金管会为了避免商户需要租用多台刷卡机,故请银行公会拟定「金融机构整合电子收付端末设备注意事项」,未来各收单业者可以通则的方式依循规范整并端末设备;端末设备整并后虽有利于商户的摆设陈列,但特约商店仍需至少租用一台端末设备,此项措施对于提升电子支付渗透率效益实属有限。
另一种更有机会渗透现金支付市场的设备,是透过收银机整合用以扫描条码的光枪,或透过智慧型装置的App电子钱包收付款应用程式,提供客户「O2O条码支付服务」。针对条码支付,市场上已有许多提供收银机软硬体服务的资讯服务业者,在积极协助商户串接电子钱包(GOMAJI、Pi、街口),惟收银机改版的费用多在万元以上;而《电子支付机构管理条例》实施后,亦已开放代收付业者(如GOMAJI电子钱包)、电子支付机构(如欧付宝电子钱包)提供O2O收款服务,业者多以赞助行销活动鼓励商户加入合作,此类支付服务之设备成本则已趋近于0,然而在O2O电子钱包在市场机制不如信用卡成熟的情况下,各电子钱包业者服务费率杀价竞争、高额补贴消费者、壁垒分明各自经营会员的竞争态势,反而可能局限条码支付提升渗透的机会。
障碍点3:手续费成本。
支付生态系包含了收单机构、转接机构、清算机构、发卡机构、信用卡国际组织、电子钱包代收付机构等。各机构皆有其业务经营成本需要分摊,服务手续费率因应而生。商户使用信用卡收单服务,付给收单机构之手续费约为交易金额的2%∼3%,若使用前述的电子钱包业者提供的收款服务,除了设定费外,一般也须负担与信用卡收单手续费率相当之服务费。观察公用事业费、有线电视费、大楼管理费等无须实体设备且税率明确的缴费业务,仍有相当高的比例是透过超商代收完成缴费可知,手续费率看似不高,但对于非以获利为目的之公用事业、大楼管理费、公立医院挂号费而言,仍为经营者难以承受之成本负担。
短期而言,手续费的降低仰赖支付流程各节点机构的通力合作,主管机关的政策与国内转接暨清算机构例如联卡中心的支持,更有机会在降低手续费成本的同时,兼顾民众仍可透过各银行信用卡支付的便利性。以目前国内的信用卡线上交易规则而言,跨银行交易皆需透过转接中心并支付发卡行1.55%的手续费用,若线上交易有机会比照前文提到的「整合收单设备办法」,允许各银行共用同一收单机构的线上交易收单付费闸道,以「多收单机构网路收单并机」的模式,开放商户与一收单机构合作后,即可自行与各银行议定手续费率,将更有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进而为商户及民众创造出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传统信用卡支付生态系统。(图/金融研训院提供)
长期而言,我们则必须关注区块链的技术对支付产业的冲击,区块链具有不可修改及去中心化的特色,应用于支付领域有助于降低支付节点。传统的信用卡支付生态系统(详见图3),交易过程中的发卡机构、转接网路机构、收单机构都会收取交易手续费。
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支付生态系统),减少了转接网路机构及收单机构,商户及发卡机构共同加入底层区块链中,交易发生当下商户送出交易请求至区块链,并经由客户即时确认帐本
纪录,发卡机构并以区块链帐本为凭据向客户请款。看似简单的生态环境却有复杂的机制有待建立,当中包括交易争议的处理、加入区块链的机制、交易媒介(例如卡片或智慧型手机)的发行、交易时身分验证机制等。而这样的机制已在许多设有金融监理沙盒制度的国家试行、实验。
台湾拥有推动创新发展的条件与历史,自高科技产业中许多技术已建立了领导地位可知,政府机关并不吝于制定鼓励创新的政策与奖励措施,相信主管机关也认同透过有效的支付系统管理,有助于推动经济成长与社会进步。从国际经验可知,唯有政府机关跨部门和金融机构、公会组织协力合作,方能共同创造及推广完善的电子支付环境,以提供消费者兼具效率与安全的支付方式,创造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落实普惠金融,进而提升国家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