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应如何看待南海冲突?
(图/中新社)
菲律宾总统小马可仕2023年下令将中菲南海争执「非军事化及国际化」后,菲国政府在南海议题即采取透明化的宣传,铺陈有利的外交论述,以及对中国在南海的强硬措施或挑衅作为主动抵制与回击。中国海警局于5月15日公布《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自6月15日施行,在海警认定的管辖海域,可登检扣押涉嫌违反其出入境管理规定的外国籍船舶与人员。新规剑指南海周遭的菲律宾、越南,其用意在提供第一线海警执法依据,以因应升温的南海势态。
中国执行海警新法引发国际高度关注,已升高区域紧张情势,各国忧虑将冲击航行安全。15日G7峰会声明再次严重关切东海和南海局势,并重申强烈反对任何单方面透过武力或胁迫改变现状的企图;更强调反对中国在南海危险使用海警和海上民兵,并一再阻碍各国的公海航行自由。6月17日在仁爱暗沙,中国海警强行登检菲律宾海军的硬壳充气艇,阻止菲律宾向搁浅的登陆舰「马德雷山号」补给,造成7名菲国海军受伤,并卸除菲方枪械。
中国的动作证明菲国透明化行动已成功引起国际更加注意到中国在南海的灰色地带冲突,因此中国借由修订海警法规加强执法力道,并为国际仲裁准备法律工具。2018年中共组改后,拥有超过500艘舰艇,其中千吨级的大型船高达150艘的中国海警,改隶武警部队指挥,为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的准军事部队。中国透过海警和其他海上执法单位常态执法,建立南海属于中国「管辖海域」的现状。
我们应注意菲律宾政府为遏制中国在南海的扩张所采用多面向的政策措施。除了深化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并与日本、澳洲联合军演外,还创立国家海事委员会整合各部会来处理海上主权与国安问题,今年大幅增加1100亿美元的「机密与情报资金」预算,以强化海巡署和渔业局在南海的监控能力。在南海仲裁案后,菲律宾国会也由众议院设置「西菲律宾海特别委员会」,不断借由听证会与新闻发布,增加民众对南海议题的了解与支持。
今年2月在金厦海域发生台湾海巡与三无船舶的执法意外,再次提醒国人切勿漠视中共对台湾领海各项的试探与侵扰,中共同样不断强化的「切香肠」战术,企图建立「台海内海化」的现状,并持续对我国海军、海巡进行施压与消耗。
不同于菲律宾,我方在台海并未在双方争议区域采取主动的执法行为,在两岸处于高敏感的冲突风险之下,中共也未将南海强硬的执法模式用于台海之上。菲律宾针对海域执法与边界冲突展现政府与国会共同重视南海议题的态度,特别是公开透明的执法维权措施,值得台湾借鉴反思。
即将卸任的AIT处长孙晓雅受访时提到:「不要对中国的好战言论和行动感到恐慌,但也不要对风险变得麻木。」19日海巡署指出,中国海警在6月1日至14日于金门限制、禁止水域外,每日平均部署4艘海警船,在4个热区内定点锚泊。近期福建海警不但在金马附近海域展开常态化执法,更进行联合巡航综合演练。
面对中共日益频繁的军演及在领空领海节节进逼的侵扰,一如孙晓雅处长所言,国人不应恐慌,但应审慎看待、切莫松懈。海巡署未来将每两周召开例行记者会报告海域动态。赖清德总统日前出席云林舰成军典礼时,提到全国人民都会做海巡的后盾。笔者亦以为,使国人对国安议题的理解化成实际的民意支持,将是台湾持续强化海洋和边境安全最强大的力量。(作者为前海基会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