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二十大报告 张登及:邓小平典范淡出、习近平典范上场

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登及。(资料照/黄世麒摄)

中共二十大报告昨(17)日出炉,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登及观察,从报告中可见「邓小平典范淡出,习近平典范上场」。他解释,前两任领导人都是延续邓小平典范,但习近平现在有自己的路线。

张登及今日出席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与台大政治系合办的「解读中共『二十大』政治报告」座谈会时,作上述表示。

张登及统计,「改革」一词于十九大报告中出现69至70次,二十大报告中却不超过30次;「开放」一词在十九大有38至40次,本次仅出现不到20次。换言之,「改革」与「开放」在二十大报告中出现的频率,较十九大减少约50%。他还补充,二十大报告中的「开放」多指向「高水准的开放」,也已不同于过往30年所指涉的意义。

张登及认为,改革开放还是存在,但词频减少,他将此现象诠释为「改革变成完善,开放变成治理」:过去的改革是向外取法,如今改革于报告中转为「健全、改进、创新、完善」等其他词汇,代表中国认为自身于发展上有所进展,可在自信上进行改革,展现所谓「中国模式」、「中国故事」等。开放变为治理的道理亦同,强调全面依法治国、高水准开放、更多的经济监管即是这种过程的显现。

张登及于会后进一步向本报解释,第三个历史决议与二十大报告显示,在中共历史与中国近代史上有三大典范,第一是毛泽东建国的「站起来」典范,第二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富起来」典范,第三是习近平新时代的「强起来」典范,而强起来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他说,毛泽东的治国方略强调斗争,邓小平强调开放,江泽民与胡锦涛则是邓小平典范的延续。然而,习近平已非延续邓之典范,而是选择性地采取前任诸位领导人的措施,「习近平本身的主动性更强,已离开这些框架」。

张登及另于会上表示,中国政治非常重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主要是指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中国发展不足暨不均衡之间的矛盾。此种矛盾虽仍可见于二十大报告,但是另一条未点名的「中美矛盾」被镶嵌到中国发展的矛盾当中。他解释,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所形成的百年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产生矛盾。过去,中国发展是借助外部科学技术与制度,去克服自身主要矛盾,但现在外部因素反而成为重要挑战,这非常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