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所評估自然碳匯待環境部核准 盼3月底4月初上架
碳交所总经理田建中接受中央社采访表示,企业减碳第一步要先揭露,再来才是第二步的减碳,产业的良性竞争,达到整体减碳的目标。企业购买碳权要视自身需求,挑选符合经营目标和需求的碳权商品。图/中央社
碳交所去年12月启动国际碳权交易,各界关注第2批碳权有望首度纳入苹果供应链关心的自然碳汇,台湾碳权交易所总经理田建中表示,目前正在盘点评估数量,后续提报环境部核准,期盼3月底、4月初上架。
田建中受访时表示,第2批包含碳移除(carbonremoval)像是自然碳汇的碳权产品。田建中说明,前几年森林有高估碳权的问题,但透过卫星遥测增加对案件品质的识别,能更精准评估,所以审核时程会比碳减量(carbon reduction)产品来得长。
不过田建中也强调,随着减碳意识提升,出口导向的台厂受国际供应链影响甚巨,像是苹果供应链要求的碳移除,让上下游厂商都必须跟上进度,否则失去订单得不偿失。
至于价格较高的「技术除碳」(technologicalremoval,如碳捕捉技术)碳权,田建中指出,有科技业在洽询,但这类特殊需求预计下半年后才盘点。
田建中指出,台湾企业多为制造业,购买碳权要视企业自身需求,碳权商品相对复杂,每一个案件都代表不同的价格,背后减碳的意义也不同,企业应该挑选符合自己经营目标和需求的碳权商品。
至于各界关心碳权何时可以抵换国内碳费,田建中表示,要等环境部相关办法正式公告,相关的抵换比率、资格条件才能确定。
企业关心的碳权会计处理,田建中分析目前都以认列费用处理,去年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也公布相关指引。碳权的会计处理在国际上也是最新议题,国际财务报导准则(IFRS)也正研拟相关指引或公报。
此外,田建中提到,范畴三的碳盘查更是各行各业都要关注的重点,他以旅宿业为例,指出目前台湾旅宿业较缺乏碳足迹的揭露,当国际商务客搭乘生质能源等减碳航班,但落地台湾后旅宿却没有揭露碳排等资料。田建中指出,企业第一步要先揭露,再来才是第二步的减碳,产业的良性竞争,达到整体减碳的目标。
田建中表示,企业申请在碳交所开户平均时间约1个月,相较国际审查动辄要3至4个月,相对快速。
针对目前台湾市场上有多家碳权交易所,田建中强调,台湾碳权交易所是官方保证的碳权交易机构,国际碳权市场复杂,碳权交易买卖方都担心风险,碳交所担任让企业安心的中介机构,透过简单、安全的交易流程有效降低相关业务、财务风险。
展望今年,田建中指出碳交所会持续办理教育讯练,举办趋势座谈和认证课程,目前已和台北大学、清华大学、中兴大学、成功大学、中山大学合作,推出一系列碳教育相关课程,未来也研拟推出绿色金融、ISO企业认证等专业型证照,期许将国际碳知识在台湾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