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所啟動首批碳權交易 宣告台灣進入碳有價時代

台湾碳权交易所今天启动首批国际碳权交易,第一波上架来自亚洲、非洲与南美洲等地区的碳权,台积电、鸿海、中钢与台湾金控等近30家业者有意「抢头香」参与交易,以进行产品碳中和等,迎战国际减碳浪潮。

企业冲刺净零目标,对碳权需求若渴,台湾碳交所8月成立,今天启动国际碳权交易平台,国发会主委龚明鑫、金管会主委黄天牧、经济部长王美花、环境部长薛富盛等部会首长均出席,台积电、鸿海、台湾金控、中钢、华邦电、长荣海运、南纬实业与中华电信等业者共襄盛举,宣示台湾正式进入「碳有价」新纪元。

台湾碳交所上架的首批国际碳权估计有5万吨至10万吨,来自亚洲、非洲与南美洲,均是由国际独立机构黄金标准(Gold Standard;GS)等认证。

今天出席启动仪式的企业将近30家,预期将参与交易,比原预期热络,传产、科技、金融业者均展现净零不落人后的决心,并将获发首购证明。

企业买进碳权后,不能再把碳权放在碳交所平台转售,目前使用上端视业者各自用途,以及供应链要求进行安排,未设定「有效期限」。

目前商品属于国际「自愿性」碳权,非「强制性」碳定价下产品,因此不可抵减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

台湾碳费抵减方面,「气候变迁因应法」相关子法尚在研拟阶段,因此现阶段国际「自愿性」碳权主要是供厂商进行产品碳中和、符合国际供应链及ESG(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要求等,仍无法用于抵减国内碳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