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墘國小廢校 村民:下步是滅村
台湾家长教育联盟昨协同彰化县大城乡潭墘村村民召开记者会,高呼「废校不是终极手段!废校下一步是灭村!」记者许维宁/摄影
彰化县大城乡潭墘国小下个学年度起停办,成为全乡第三所停办的小学,将改游学中心,学生改到大城国小就读。潭墘村民昨北上陈情,怒喊「废校下一步是灭村」。村长柯志宪说,政府不能一手鼓励青年回乡,一手却关学校,主管机关不应再用残忍手段对付偏乡。
台湾家长教育联盟昨与村民开记者会,理事长黄聪智说,潭墘国小正发展特色教学,且有小校转型成功先例,废校不该是唯一选择,应以学生受教权、安全为优先考量。
律师庄婷聿表示,根据彰县学校停办办法,若到邻近学校交通有重大安全顾虑则不得停办,但大城国小至潭墘国小相距三点四公里,当地学童多由祖父母接送,但省道砂石车多,隔代教养下,舟车劳顿恐是险象环生。
想让孩子亲近土地 返乡青农傻眼
廖姓夫妇一年多前带四名子女搬回潭墘村务农种温室黄瓜等蔬菜,他们让孩子走路上下学,希望孩子回到乡村,能像他一样从小亲近土地,跟阿公、阿嬷三代同堂,传承长辈智慧,结果却盼到潭墘国小废校,令夫妻俩错愕不已。
「学校是地方的希望,是地方的集体记忆。」廖姓家长说,一旦废校会就学不便,先不谈四个孩子往后长达十多年的通学接送,年轻家长一看没学校,可能带孩子离开,出外的年轻人则可能不带孩子回乡,政府喊青农返乡却坚持废校,这对地方发展伤害很大,偏乡只会更偏乡。
「孩子是我们的秧苗,拔走了,我们村庄的生机就没了。」潭墘国小张姓家长说,偏乡村庄高龄化,五十岁算是年轻人,多亏有孩子的琅琅读书声和嬉笑声,村庄还能保有生气,贸然废校就像拔除一棵生机盎然的树,偏乡村庄只有凋零一途。
廖姓家长带子女搬回潭墘村当青农,希望孩子亲近土地,结果潭墘国小废校,令夫妻俩错愕不已。图/廖姓家长提供
大城乡的永光、顶庄两所国小先后停招废校,有家长表示,她的孩子三年内换两所小学,国小有一半时间都在适应新环境,对孩子不公平,连带也让跟着学校共生的商圈没落。
大城乡四年废三所国小,地方文史工作者拍纪录片,记录永光及顶庄国小的家长心声,有人苦笑说,孩子从永光转到顶庄国小,没想到顶庄也被废校,包含一名从永光调任顶庄的教师,自嘲「走到哪里、废到那里,该不会是我带衰吧?」
立委陈培瑜指出,教育部统计学生五十人以下的国小占两成,愈来愈多国小要被废并校,国发会虽积极推动地方创生、鼓励青年回乡,却要面临青年回乡,子女无校可读的困境,如果不设法补救,学校消失后,接着就是村落也不见。
教育部回应,国中小合并或停办涉及地方政府权责,中央订准则,由各县市因地制宜。县市决定废并校前,可先评估朝小校转型,教育部也将持续搜集意见,研议准则。